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学思践悟促提升,察学研行强赋能 门头沟区村党组织书记赴陕开展“乡村经营”学习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门头沟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11-24

为扎实推进“诗画乡村”建设者培优工程,锻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能力作风双优的村级干部队伍,近日,区委农工委区农业农村局组织举办2025年村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班。此次培训立足门头沟区乡村振兴发展实际,采用“走出去”模式,组织各镇沟域党委委员、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所辖村及“诗画乡村”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等30余人,赴陕西省咸阳市、西安市等地深入特色乡村和产业园区,通过现场教学、案例研讨、互动交流等形式,帮助干部拓展工作思路、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履职能力,为门头沟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民俗文旅融合

学模式、探路径,激活乡村新动能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文旅融合是激活乡村活力的重要抓手。培训期间,学员们走进马嵬驿民俗文化村与袁家村,沉浸式学习“文化赋能乡村”的成功实践。学员们通过“看—思—议”递进式学习链条深化认知。

“看”两地特色实践,既看马嵬驿依托古驿站底蕴、推动农耕文化与民俗文化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也看袁家村以“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创新模式激活集体经济的运营路径。

“思”自身发展方向,围绕“如何以文化为魂、旅游为翼,走出契合门头沟区实际的乡村特色发展之路展开思考。

“议”转化落地之策,聚焦“如何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文化潜力把本地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交流研讨,着力探索形成可复制、可落地的“门头沟样板”。

聚焦智慧农业发展

学技术、拓视野,解锁现代农业新可能

科技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培训期间,学员们走进杨凌智慧农业园,沉浸式感受前沿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并以“观—研—谋”的实践式学习路径汲取经验。

“观”智能应用场景,现场考察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落地实践,从精准灌溉系统、智能温控设备、病虫害预警平台等农业生产智能化、精准化新技术让大家眼界大开。

“研”技术适配方向,围绕“特色农业+智慧管理”主题深入交流,探讨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与门头沟区农业实际的适配性。

“谋”转型发展蓝图,聚焦“如何引入智慧技术推动本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展开研讨,着力构建科技支撑、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格局。

这场“科技农业”研学,既为学员们打开了现代农业发展新视野,也为门头沟区探索特色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参考与思路借鉴。

聚焦集体经济与治理

取真经、破难题,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集体经济壮大与乡村治理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培训班组织学员先后走访蔡家坡村、东张市村、北冯村、董岭村、柞水县金米村等特色村落,以“访—思—研”递进式学习模式汲取多元经验。

“访”特色实践路径,访东张市村通过资源整合壮大集体经济的发展之道,访北冯村“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村域品牌,访柞水县金米村借数字化管理为特色产业赋能的创新之举等。

“思”本土适配方向,在实地调研中对照各村先进模式,深入思考如何结合门头沟区“诗画乡村”建设实际“对标找差”,明确自身发展优势与改进方向。

“研”破题解题之策,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创新乡村治理”等核心话题展开专题研讨,碰撞思想火花,为破解本地乡村发展难题寻找“金钥匙”。

聚焦成果转化

深研讨、明方向,凝聚乡村发展新动能

为推动学习成果切实落地,培训期间设置多场分组研讨环节。学员们围绕“集体经济组织法及强村公司运营”“乡村人才招引及村庄发展”等核心议题,结合《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要求,以及赴陕研学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立足门头沟区“诗画乡村”建设实际,深入交流工作困惑、分享心得体会、碰撞思想火花,真正实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将把此次研学所得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把陕西先进理念、创新思路与实践经验融入门头沟区乡村发展工作,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宽视野格局提升工作质效。下一步,区委农工委将持续深化“诗画乡村”建设者培优工程,完善乡村人才培育体系,构建“近者悦、远者来”的乡村人才工作格局,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高素质骨干力量,打造更多宜居宜业“诗画乡村”样板,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共同书写门头沟区乡村共同富裕的精彩篇章。

上一篇:强基赋能,锻造过硬队伍 顺义区南法信镇举办2025年度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及后备干部培训班

下一篇:加强基层党建 夯实战斗堡垒 顺义区旺泉街道工委召开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