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第一书记工作纪实丨延庆区大庄科乡铁炉村 苏宇:从水利专家到乡村“掌灯人”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延庆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11-14

苏宇,由北京市水务规划研究院选派至延庆区大庄科乡铁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科研院所的工程师到耕耘乡村的“掌灯人”,他带着深厚的专业积淀和赤诚的为民初心走进了铁炉村,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写下“为民、务实、担当”的生动注脚,让专业知识扎根土地,让实干精神照亮乡村。

夯实组织堡垒,激活党建“引领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驻村以来,苏宇同志将夯实组织基础作为首要任务,着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围绕纪律处分条例、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千万工程”经验等内容多次讲授专题党课,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党性修养。牵头制定《铁炉村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网格化管理机制,推动党员与村民建立常态化联系,重点围绕村域环境治理、接诉即办、政策宣传、志愿服务等多项内容进行考核,强化党员责任担当,激发干事热情。

发挥专业优势,筑牢防汛“安全线”。2023年7月,北京遭遇流域性特大洪水,铁炉村锥石口沟作为东沙河上游支流,受损极为严重。苏宇同志到任后,立即将锥石口沟修复工作列为头等大事,充分发挥自身水利专业优势,多次带队徒步踏勘,全面复核水毁点位,结合实际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并优化调整方案,亲自指导监督施工,推进工程项目高质量完工。洪水还导致村内唯一的供水站被冲毁,村民饮水安全面临挑战,苏宇依托市水务局资源,积极争取到2024年延庆区村庄供水站标准化改造项目(大庄科乡),其中涉及铁炉村新建供水井房、消毒间及高位水池改造等内容,工程投资约70万元,目前已成功立项并开始施工,年底完工后,将彻底消除供水隐患,让村民喝上“放心水”。今年汛期以来,苏宇始终坚守一线,未雨绸缪、靠前指挥,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巡查河道,排除风险点位,妥善做好危房险户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筑牢防汛抢险救灾的第一道防线。

聚焦民生关切,提升村民“幸福感”。面对农村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苏宇同志会同村“两委”干部深入研究养老政策,谋划利用闲置校舍改造养老驿站工作,科学编制建设方案,创新融入“温馨家园”功能,兼顾老年人及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养老驿站建成后,可直接服务6个行政村的183名老年人,重点保障特困、低保等弱势群体。在文化惠民方面,他积极策划,精心编制“庆丰收·赛农趣”嘉年华活动方案和项目申报书,争取到5万元活动经费。通过将嘉年华与邻里文化节联合举办,融合农产品展销、趣味运动会等环节,共吸引400余人参加,活动现场不到3小时,农产品销售就达1万余元,不仅丰富了村民生活,更传播了铁炉村的成功经验。此外,他持续开展暖心行动,多次探望患病村民、慰问老党员,在重阳节为70岁以上老人送上关怀,常态化举办村晚、农民运动会等活动,进一步营造了和谐温暖的乡村氛围,切实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与凝聚力。

推动产业融合,拓宽乡村“共富路”。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苏宇同志全程参与铁炉村现场教学示范点建设,精心设计冶铁遗迹展示区,并被聘为宣讲员。截至目前,示范点已陆续接待多批区委党校学员、村书记、企事业单位职工、大专院校学生及其他团体数百人参观学习,品牌影响力逐步显现。他主动加入乡村振兴村书记主播团,通过参观学习、系统培训与互相协作,积极宣传推广延庆区的特色村镇及优质农副产品。在乡党委政府指导下,牵头成立“北京铁炉合兴源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充分整合村内生态资源、红色文化、旅游特色与劳动力优势,与驻村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和村民增收,成立短短5个月,实现收入30余万元,走出了一条资源整合、合作共赢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防汛安全墙、供水改造、养老驿站、合作社运营、文化节庆……一桩桩、一件件,看似平凡,却桩桩暖心、件件实在。他说:“我来,就是要做点实事。”褪去工程师的光环,他依然是那个扎根土地、为民服务的“掌灯人”——照亮的是铁炉村的夜,温暖的是一方人的心。

上一篇:密云区北部片区第一书记联盟:庙会展销活动亮点纷呈‌

下一篇:大兴区亦庄镇坚持党建引领 科技赋能 重心下移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让基层治理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