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门头沟区司法局持续打造基层支部特色品牌“和为贵”人民调解品牌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门头沟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9-24

门头沟区司法局机关第五党支部统筹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人民群众等各方力量,创新打造“和为贵”人民调解品牌,将人民调解作为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的“融合点”,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从“单一调处”迈向“多元共治”。在“和为贵”区级人民调解品牌示范引领下,先后形成镇街品牌“潭柘和美”“峪水架桥”“泉心泉意”“红雁枫桥”、村居品牌“辛连心”“一家亲”“聊聊吧”等一批有内涵、有特色、有成效的调解品牌。“区-镇街-村居”三级调解品牌矩阵构建完成,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调解服务。

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调解组织建设。坚持“红色门头沟”党建引领,有效发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作用,按照“简易矛盾村居调、复杂矛盾镇街处、重大矛盾区级解”的分层分级方式,纵向建立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横向健全行政调解工作机制,点上发展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积极打造专业高效的矛调“综合体”,以区调委会为核心、13个镇(街道)调委会为骨干、308个村(社区)调委会为延伸点、13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为补充,为群众提供高效专业的纠纷解决渠道。

注重解纷实效,扎实开展排查调处工作。紧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坚持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围绕邻里纠纷、婚姻家庭、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等群众关心、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台账,不断提高矛盾纠纷排查的针对性、有效性。2024年1月-2025年6月,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案件3283件,调解成功3275件,调解协议涉及金额26889.63万元。

突出能力提升,切实抓好调解队伍建设。紧扣人民调解员队伍“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要求,在人员选任、教育培训、管理使用上下功夫。积极吸纳“五老”人员、法律明白人、村居法律顾问等力量,形成包括28名专职调解员、1625名兼职调解员的人民调解员队伍。邀请资深律师、法官和调解专家定期开展集中授课、案例评析、经验分享,建立“教、学、练、战”一体化培训模式。深入挖掘符合时代特征、契合群众需求的人民调解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加大宣传表彰力度,增强人民调解员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聚焦品牌特色,持续拓展调解工作优势。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务下倾”和“成熟一个、设立一个、规范一个”的原则,因地制宜进行调解品牌的拓展培育,扩大人民调解工作知晓度和影响力,提升群众“有纠纷先调解”意识,推动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关口前移,成立中关村科技园区门头沟园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高效整合各方资源力量,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的纠纷解决方案,以调解方式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知识产权维权渠道,助力园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强联动融合,不断扩大调解服务半径。健全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对接联动工作机制,推动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多种纠纷化解方式的衔接联动,做到程序有效衔接、力量有效融合,不断扩大调解服务半径。进一步提升“诉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检调对接”“援调对接”质效,形成“一站式”解纷机制,切实构建起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让公平正义在基层落地生根,绘制基层治理新“枫”景。

上一篇:丰台区东铁匠营街道:“平安红”“柠檬黄”“青年蓝”三色联动,织密重大活动安全保障网‌

下一篇:“正阳融育”践初心 党旗飘扬担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