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密云区穆家峪镇:党建引领聚合力 众志成城守家园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密云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8-13

密云区穆家峪镇作为承接密云水库潮河超大流量泄流的第一线,是重点防汛区域。全镇各级党组织闻“汛”而动、尽锐出战,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洪峰浪尖之上,以血肉之躯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红色堤坝”,汇聚起众志成城守家园的强大合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党委统揽全局、靠前指挥,筑牢防汛救灾“中流砥柱”。高效统筹部署,镇党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建立起“统一指挥、高效联动、职责明晰”的党建引领指挥体系,与密云区水务局、应急局等专业部门科学绘制防汛重点区域责任图、人员转移路线责任图、应急力量布防责任图,将每一项防汛任务压实到岗、明确到人。整合多方力量,班子成员带领包村干部下沉到村,整合公安、消防、医疗、民兵等支援力量,吸纳“保水员”“生态林管护员”“乡村振兴协理员”“扑火队员”“保洁员”中的党员骨干,组建25支应急抢险先锋队,昼夜排查险村险户、转移受灾群众。全力抢险救灾,调集挖机铲车和石料、沙袋等抢险物资,提前对易倒灌支流处和路基进行预防加固,24小时拉网式巡查水库、河道、塘坝、地质灾害点、在建工程等,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支部建强堡垒、凝心聚力,守好防汛救灾“前沿阵地”。广泛宣传动员,穆家峪镇各村党支部依托“村村响”广播、微信群等载体,播报汛情动态、水库泄流信息和避险知识,加强防汛抢险救灾宣传,提高群众应急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紧急敲门转移,各村党支部利用“村民群”“租房群”和流动人口信息台账,逐户逐人摸排,确保不漏一人;包村干部带领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以村民小组划片分区,多组齐头并进开展“敲门行动”,高效完成信息核实和动员工作,紧急组织全镇5295名群众进行转移,实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贴心做好服务,组织80余名机关干部和密云区直部门支援力量,成立5个转移群众集中安置点临时党支部,为转移群众做好登记信息、发放物资、安排食宿、安抚情绪等工作,重点关注失能老人、幼儿和病患的需求,协调密云区委社会工作部、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解决特殊病患的用药需求,以及老人、幼儿的情绪心理需求,赢得了转移群众的高度评价。

党员干部勇担当、战一线,争当防汛救灾“忠诚卫士”。穆家峪镇镇机关干部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防汛救灾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宗旨,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镇机关第二支部书记郑莉莉顾不上需要紧急转移的家人,舍小家护大家,强忍担忧、连轴奋战在救灾一线。各村党支部书记既是统筹调度“指挥员”,更是身先士卒的“战斗员”,始终坚守最危险、最吃紧的前沿。达岩村党支部书记杨云普在泄流量骤增、进村路面淹没的危急关头,不顾个人安危协调组建“私家车队”,在洪峰抵达前5分钟将全村近300名群众安全转移。所有第一书记全员下沉一线,既当转移安置的“组织者”,又当服务群众的“贴心人”。荆稍坟村第一书记包秀凤主动请缨驻守转移安置点,自费为患有基础病的老人购买药品,为行动不便的群众送餐上门,对情绪急躁的老人耐心安抚疏导,全力协调解决群众需求。各村党员主动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羊山村党员王海龙在紧急转移时刻,全程护送失能老人转移安置,连续5天5夜坚守安置点,全程保障村民生活需求。这些担当与坚守,是穆家峪镇所有党员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生动缩影,他们以实际行动擦亮党员身份,让党旗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高高飘扬。

上一篇:顺义区李桥镇沙浮村党支部“四约治村”工作法 培育形成好民风

下一篇:通州区马驹桥镇聚焦“两企三新”,激活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