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拱辰街道文化路社区强化党建引领 创新无物业社区治理模式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房山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9-11-11
房山区拱辰街道文化路社区于1984年建成,共有居民2100户6800余人,涉及产权单位23家,属于基础设施较差的无物业老旧社区。自4月启动党建引领物业服务企业试点工作以来,文化路社区党支部积极创新无物业社区治理模式,以居民诉求为导向,以“百姓点赞”为目标,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和“接诉即办”机制为抓手,推进多方共治,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好“先手棋”,摸基层实情。依托拱辰街道“1+28”党建协调委员会工作运行机制,构建社区党总支主责领导、居委会协调、产权单位和第三方介入、党员志愿者参与和全体居民监督的组织体系,通过走访调研、召开问题征求会、设立服务需求征集窗口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在助教、扶贫、法律服务、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征求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30余条,包括道路拥堵、环境脏乱差、商贩扰民等方面,切实摸清实际情况,形成需求清单。
吹好“集结号”,聚自治合力。健全社区党组织牵头抓总,以居委会为基础,辖区相关产权单位共同参与的社区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社区居民反映的重难点问题。强化全员参与社区共治理念,成立由党员、团员、青年、在职人员等共计40人组成的应急志愿者服务队,提供楼道灯更换、排水管道疏通等应急维修服务,满足居民应急处理需求。此外,健全完善社区民情恳谈会等制度,对涉及物业服务管理相关的重大事项、重要问题,由社区党组织引领产权单位、居民群众有序参与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有效提升社区居民满意率。
打好“组合拳”,促管理增效。针对无物业管理带来的“真空带”“空白点”,不断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和接诉即办工作,动员综治、城管、工商、食药等相关力量共同参与,打好“自治+共治”的组合拳。比如,针对百姓反映最强烈的环境问题,启动文化路街巷治理提升项目,对占道经营、商贩扰民、环境卫生差、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进行集中治理,封堵文化路周边地区开墙打洞28个点位,清理流动摊贩200余个,规划停车位60余个,建设并开放占地5600平方米的文化路便民市场,区域可防性案件数量下降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