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上地街道坚持“三点发力”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海淀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11-19
海淀区上地街道党工委紧扣基层党建“1号任务”要求,坚持“三点发力”,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坚持党建引领核心点,建强基层治理“主引擎”。夯实制度基础。制定《上地街道关于落实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若干改革措施的任务分解方案》,明确40项重点任务。分级梳理街道层面痛点事项15项、商量事项28项,区级商量事项14项、痛点事项15项,落实“提级办理”“吹哨报到”机制,明确1项区领导及部门领办事项。推行班子成员包片机制,每人领办1-2项商量事项,参与社区议事协商。完善治理体系。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门党小组—党员先锋户”五级组织架构,整合党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志愿服务组织、社区能人等力量,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充实治理力量。组建“外援智囊库”,推动部门力量下沉、专业力量参与,提升协商规范性。完善社区骨干库建设,夯实治理基础。
把握议事协商关键点,畅通基层治理“微循环”。规范议事流程。优化“大家商量着办”全流程工作机制,形成“优化骨干库—形成问题库—筛选痛点库—建立商量库—梳理经验库”工作体系。建立街道—社区—小区—楼栋—楼门五级议事机制,固化“集、议、办、督、评”议事流程,通过“四百走基层”、设置移动办公桌、敲门行动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诉求。打造议事品牌。结合园区型街道特点,打造“红领上地”商务楼宇议事厅,依托12345热线协商解决企业及员工关切。推动“一社区一议事品牌”建设,如上地东里第一社区“友邻”议事厅、东里第二社区“紫藤架下话家常”、紫成社区“和悦”议事厅、科技园社区“聚爱暖客厅”等,营造浓厚的协商文化。破解治理难题。有效推动一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2023年以来累计协商解决难题312项。例如,上地东里第一社区通过协商助力拆除435处楼顶违建;八一社区整合区园林局、部队、专家等资源建设微花园,入选全区十大案例;紫成嘉园社区通过多轮协商破解电梯更新、停车治理难题;马连洼北路一号院社区经12次议事会推动561户业主达成停车自治共识;上地南路社区妥善解决中水水系改造问题,获“向前一步”报道。
深化赋能增效支撑点,夯实基层治理“硬支撑”。强化资源整合。统筹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公益金、专项资金等,开展社区治理项目24项。联动高校、楼宇、园区等资源,梳理空间资源清单45项,在街道、部门、社区三个层面形成2025年“向前进一步”事项清单15项。提升履职能力。落实“能力作风建设年”部署,制定“学比践效”二十条实施方案,依托社区书记工作室、干部成长营等平台,开展“大家商量着办”主题培训6期。精准分类指导。将下辖的14个社区划分为单位型、回迁型、商品房、混合型、新小区五类,系统梳理共性及个性问题,对照美好家园五大品质实施分类指导,提高社区治理工作精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