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东高村镇:党建引领“村级体检” 强基固本促治理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平谷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10-30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东高村镇直面基层治理中的“四不够”问题,即基本队伍不够有力、基本制度不够严格、基本运行不够规范、基本功能不够突出,建立“村级体检”机制,强化战斗堡垒,开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实践。
党建引领
打造科学体检体系
组建专业检查组。镇党群工作办公室牵头,协调纪检、民政、经管等科室共同组建“体检”工作组。根据村庄特点和工作重点,动态吸纳农业、环境、环保、综治等相关科室专业人员,统筹用好包村干部,形成了一支多领域、全方位检查队伍,为开展深度、精准检查提供人才保障。
明确体检任务重点。聚焦村级共性和突出问题,围绕“班子建设”“村庄稳定”“规范化建设”“村级治理”“产业发展”等五个层面深度剖析,如全面考察村班子团结协作程度、后备干部培养情况;如重点摸排村情稳定性,包括历史遗留问题、派性矛盾、信访治安等;如紧盯组织生活、发展党员、村干部违规领取津贴补贴等。
制定详细检查清单。依据各条线业务科室对村级工作要点和重点任务的考核要求,梳理出十个方面34项97条“体检”指标,给出实操性描述,明确体检“量尺”,助力检查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多元破局
构建高效体检模型
查一查基层基础。深扎村庄,调阅2021年以来党支部工作手册、村务公开手册、“四议一审两公开”台账等资料,重点审查村级“三资”管理情况,掌握村级重大事项决策、资金支出、民主决策程序等信息,借助会议记录、公开记录、账目收支等印证查找问题,确保检查工作“精准实”。
听一听群众口碑。以群众“评价分”作为干部“考核分”,采取“书面测评”与“一对一谈话”相结合,设置不同类别测评表,对村班子、村干部履职情况、日常生活作风等全面评价。经统计,各村参与书面测评党员和村民代表平均比例达 87%,参与谈话党员比例达90%,实现测评和谈话全覆盖。
看一看作为表现。结合日常考核和包村工作,工作组深入分析2021年以来的年度考核结果,与相关业务科室共同梳理村班子和村干部在工作落实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借助包村干部“熟知”优势,逐一听取包村干部对所包村班子和村干部的评价意见,以多维度客观评价村组织、村干部。
精析研判
激活有力体检闭环
定期精准研判。“村级体检”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周汇报、月研判”机制,每周镇党委书记听取汇报,由工作组逐村分析、逐人评价,剖析班子和干部工作实绩。每月召开镇党委会集中研判分析,查找突出问题,研究改进措施,部署下一阶段体检重点,提升体检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强化结果运用。工作组逐村形成“体检报告”,突出重点问题,聚焦最关键3~5个问题开具“药方”,逐人面谈,压实整改责任。采取“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措施,专人全程监督整改动态,逐项推动问题解决,确保问题销号,构建完整的问题发现、反馈和解决的闭环管理机制,有效推动村级组织的持续改进。
多点共进
赋能体检效能进阶
配强一线落实“关键之人”。一方面激发干部成长。突击式“体检”触发村干部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干部队伍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水平以及工作效率等方面明显改善,不断坚实村级作风保障。一方面抓实后备建设。重新制定《村级后备培养方案》,重点从本村的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回乡高校毕业生、农村实用人才等优秀群体中选拔,按每村1-2名建立后备人选库,建立动态管理台账,通过“体检”摸排,已增补15余名后备力量。
抓好村级发展“关键之事”。一是加强支部规范建设。在“体检”过程中结合各村共性问题,以抓好基本制度落实和配套制度健全为切入点,修订《东高村镇村级组织工作规范》《东高村镇“四议一审两公开”工作细则》,规范重大决策事项范围,细化工作流程图,明确公开内容、方式、时限等硬指标,建立“一事一议”工作台账,确保有章可依。二是强化干部管理监督。制定《东高村镇村干部管理监督办法》,加强村干部管理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明确任期整体及年度重点承诺事项225件,夯实高素质村干部队伍基础。三是规范农村“三资”管理。针对“三资”管理不规范、村级民主决策程序执行有漏洞等问题,组建村级重大事项联合审批专班,推行“事项村级前置报备-事前镇级联合审批-事中镇村共管-事后公开复核”的全流程闭环监管模式,编印下发政策制度“工具书”,实现高频事务流程化,制度底线清单化,文本记录模板化。四是健全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将村级组织权力逐类逐项梳理、归纳、审核,出台《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工作流程图》,实现权力清单内容、运行程序、运行过程、运行结果“四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