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代之声 > 组工论坛 > 正文
组工论坛

以“脱稿”之功促实干之效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孙才智        发布时间:2025-10-28

近日,云南省委书记在调研座谈会上,随机抽点3个县的县委书记、县长脱稿汇报并互动问答,这一举动引发网友纷纷点赞叫好。念稿改脱稿,一字之差,看似只是汇报形式的调整,实则是对干部作风、能力与工作导向的深刻重塑,背后藏着求真务实的大文章。

这一字之差,差在作风的“虚”与“实”。念稿时,干部即便对工作一知半解,也能凭借现成文稿精彩演讲。一些稿件充斥着高度重视、扎实推进等空话套话,看似滴水不漏,实则是脱离基层、漠视群众的遮羞布,根子是没有摆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顽疾。而脱稿便会打破这种虚假表象,干部汇报言之有物的前提就是对工作情况必须了然于胸,这份“了然”正需要日复一日的基层调研。干部若只在办公室看材料、听汇报,即便稿子写得再精美,脱稿时也难免卡壳、忘词。唯有真正深入田间地头,把数据记在本上、把情况刻在心里,才能在脱稿时脱口而出民生痛点、发展堵点。

这一字之差,差在能力的“浅”与“深”。念稿考验的仅是“读稿能力”,对工作逻辑和群众诉求缺乏深入理解也能完成汇报。但脱稿考验的是“履职真功”,互动问答环节的临场反应,考验的是干部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若平时只做“甩手掌柜”,把工作推给下属、把责任落在纸上,必然难以应答。而那些主动牵头制定政策、亲自解决百姓实际问题的干部,定能在问答中清晰阐述思路、亮出实招。从“念”到“脱”再到“答”,脱掉的是对文稿的依赖,树立的是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倒逼干部必须跳出舒适区,在平时下足功夫,锤炼开口能讲、遇事能办的真本领。

当然,倡导脱稿并非否定文稿的价值,而是反对“为了念稿而工作”的本末倒置。文稿对机关工作来说特别重要,它能把重要工作信息都记下来、理清楚。没有文稿,机关工作就缺乏准确性、权威性、系统性。关键是要会用稿子、能把稿子用到位。

然而,有些干部习惯依赖秘书代笔的讲稿,汇报时照本宣科、四平八稳,看似滴水不漏实则空洞无物;有的干部平时泡在办公室、忙于迎来送往,纸上功夫、花拳绣腿很厉害,但群众困难、解决实际问题却手足无措;更有的干部看似脱稿汇报,实则提前把功夫用在背诵文稿上,交流问答时便两眼一黑、答不上来。

脱稿的核心是“心中有货”,而非形式上的“脱离稿子”,是倒逼干部转作风、沉下心、干实事的“助推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风会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尽可能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文风和会风,是党风政风的一面镜子,应提倡多一些“没有准备的汇报”,把调研汇报座谈会开成听真话、摸真情的会,开成解决问题、务求实效的会。

念稿与脱稿一字之差,看似微小,却检验着干部的作风、能力与担当、底气。当前,学习教育虽已结束,但这不是作风建设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广大干部需把脱稿汇报的压力转化为深入基层的动力,把对答如流的能力转化为破解难题的实效,这样才能让作风建设落地生根、让实干之风蔚然成风,切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在实践中磨炼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