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朝阳区呼家楼街道创新实践“三网六区智平台”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朝阳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8-07

朝阳区呼家楼街道地处CBD中心区,区域呈现经济发展高速度、人口聚集高密度、社会治理高难度的“三高”特征,以及老旧小区与高档公寓并存、都市繁华与市井烟火交织”的复杂社会生态。近年来,街道创新实践“三网六区智平台”模式,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做优“三网”治理单元,推动分类治理。精准画格织网按照“一体化、全覆盖、无缝隙”的原则,综合考虑功能定位、重点单位等因素,创新设立居住网格97个、楼宇网格34个、专属网格等103个。坚持支部建在网格上,实现网格党组织覆盖率100%,推动分类施策、精准服务管理。分类分级治理。针对居住网格,健全“社区党委—网格(居民)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配强“双网格长(社工、居民党支部书记)+N类网格员”团队,深化“十必访两公开”走动式工作法,深入开展网格议事,吸附矛盾诉求,今年以来,协调解决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问题360余个。面向楼宇网格,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党委—楼宇网格党组织—楼宇企业党支部”链条,推行“双楼长”(街道年轻干部+楼宇物业负责人),提供税务、工商、法律等20多项服务资源,组建34人的金牌楼宇网格员队伍,搭建楼宇议事、政企沟通、资源共享和人才服务四大平台,实现楼宇经济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2024年以来,开展法律咨询、健康义诊等“楼宇同心汇”活动45场。对于专属网格,依托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物业联盟等平台,协调地区企业举办第二届北京热狗节、金台市集北京辣节,联合打造中骏世界城限时步行街,擦亮国际化、多元化、潮流化商业名片,实现对特定领域的精准覆盖和协同治理。

做强“六区”统筹中枢,实现提级管理。在街道、社区间创新设立实体化运作“街区”6个,将其作为区域统筹指挥部,由街道处级领导任“街区长”,赋予跨部门指挥权和资源调度权,全权统筹街区内党建、发展、治理、服务等综合性事务。通过网格吹哨、部门牵头、联合会商、集体研判等手段,协调处置街区内重点疑难事项,以协同作战确保网格化治理高效运转。自运行以来,街区层面直接协调解决跨领域问题216个。统筹组织、综治、市场等180余名专业力量常驻街区,与社区、物业服务联盟、新兴领域等力量共同组建团队。明确网格员“重点场所巡访、重点人员探访、服务群众走访”等职责,发挥“管理员、信息员、调解员”作用,推动网格工作实现闭环。目前已吸纳各类网格员2140余人,其中骑手“移动网格员”230余人。实施“先锋成长计划”和“萤火计划”,举办网格员职业技能竞赛,今年以来,围绕人工智能、反诈宣传等专题开展网格员培训9次,提升网格工作能力。

做亮“智平台”数字基座,深化科技赋能。自主研发党建引领基层网格精细化治理数字平台,通过网格员终端汇聚人地事物组织全要素信息,集成多部门数据,将科技力量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各环节。坚持日走访周汇总月通报制度,确保数据及时更新,累计更新居民信息近20万条、房屋信息近6万次、楼宇企业信息近1万家次,实现社区治理、公共服务数据共享。优化“爬楼图”系统功能,实现网格员入户访企“随走随更新”,今年实现5449辆电动自行车数据入库。依托街道人口服务管理系统和楼宇网格服务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支持和人工智能大模型接入,将居民人数、企业数量等网格数据一体纳入监测管理。探索“党建+网格+热线+执法”的联动工作法,推出“码上办”诉求快速响应系统,搭建居民与网格之间“一扫即达、一呼百应”的即时互动模式,开通特殊人群情况智能预警功能,构建“问题发现—智能派单—街区统筹—网格协同—核查反馈”的全流程管理闭环。系统自上线以来,每月吸附自办诉求120余件,诉求量同比下降35%,解决率达100%,推动网格治理更加精准、高效。

上一篇:海淀区委卫生健康工委压实防汛责任 筑牢安全防线

下一篇:延庆区着力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强作风、提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