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北京市房山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打造“立体化”融合服务平台,深化社区治理的内涵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房山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2-19

北京市房山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成立于2022年,本着统筹兼顾社区工作人才培养、社区治理难题破解和社区工作方法构建等多重发展目标,着力推进区、街乡镇、社区村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按照完善基层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建设,提高社区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的要求,以“立体化”社会治理融合服务平台建设为目标,联合房山区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和房山区“好邻居 我来办”矛盾调解平台等治理平台,为辖区重点人群开展“立体化服务”,完善平台资源的“双向化配置”等关键举措,逐步完善房山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的“立体化运作”,切实提高辖区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全面提升社区融合治理精细化水平。

(一)以社会治理为“核”,锚定区级指导中心服务“定位”

一是突出平台建设,发挥区级平台的引领作用。北京市房山区切实提高站位,充分发挥区-街乡镇-社区村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好上接政府各项公共服务、下向中心站点工作人员和居民群众提供指导和服务的工作。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立体化”的平台建设运营模式,积极建构社会支持网络、大力培育志愿服务组织,有效协调社会工作机构指导街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稳步推进区级社会工作指导中心建设。

二是串联组织体系,推进街乡镇级中心建设。通过建立区级社会工作指导平台,发挥“一横一纵”服务体系的组织优势,横向依托房山区“好邻居 我来办”社会治理中心,加强信访、司法等协同单位参与,健全横向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和长效机制;纵向以社区人才培育和社会工作机构为抓手,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指导各街乡镇进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平台建设。截止目前已经建成27个街乡镇级中心,实现街乡镇级中心全覆盖,有效地推动房山区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再上新台阶。

三是强化治理服务,聚焦社会治理的重点工作。房山区社会工作部结合上级指示精神与本地实际,以发挥好基层治理创新优势为目标,创造性的开展了房山“好邻居 我来办”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并将三级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和社会组织纳入到体系中,将三级社会工作服务平台作为治理前端,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为引领,与社会治理体系相配合,共同解决社会矛盾服务人民群众。

(二)以人才培养为“线”,拓展社工专业队伍建设“半径”

一是完善专业人才成长机制,激活治理“新力量”。北京市房山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通过成立专业评优组织、制定明确的评优标准、搭建线上评优平台、开展多样化的评优活动、加强评优结果的宣传和推广以及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等方式来搭建人才成长的服务平台,为社会工作提供一个评优展示的机会,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推动社会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二是开展本土督导人才培养,解锁专业“新密码”。房山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积极推进辖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探索社会工作本土督导人才体系,开展本土社区工作督导人才培养试点工作,以“优才计划”学员、各街乡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社工机构骨干为培训对象,在社会工作督导基础知识、督导实务实训、督导实际运用等方面进行赋能提升,帮助学员更清晰、明确地了解本土督导工作的目标内容。

三是健全督导协同联动机制,细化治理“颗粒度”。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邀请社会工作领域专家,为街乡镇社会工作主管领导科室负责人运营机构负责人集中心和社工站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专业赋能培训,形成“区-街乡镇—社区村”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社工服务督导体系,有效指导专业社工服务常态化开展。提高社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探索社会工作参与基层治理的方法与路径,实现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与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志愿者队伍融合发展。

(三)以服务居民为“本”,深化社区立体治理工作“内涵”

一是健全服务供给机制,完善平台资源的“双向化配置”。积极融合辖区内的相关资源,将中心定位为区级平台型社区综合治理的枢纽,融合房山区“好邻居 我来办”社会治理中心、房山区社会工作者联合会、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社会工作机构等各类工作模块,做好资源统筹与链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二是拓宽服务参与路径,开展社区治理的“立体化服务”。在完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为社区居民开展专业化的服务,根据街道各社区儿童、青年、老年和党员的需求开展个案、小组和社区活动等专业服务,通过鼓励各街乡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参与社区社会组织、居民领袖相互配合和协同,协助其建立社区互助支持服务,从而为社区居民开展“立体化服务”。

三是注重服务力量转化,打造社区服务“枢纽型组织”。房山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在开展综合性治理服务及孵化社区工作者人才队伍的同时,也积极主动的推动优才学员服务力量的转化。以陪伴式督导的方式,协助优才学员积极转化优才实训项目的服务成果,打造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并引导其在所辖社区开展社区协商议事和治理服务的探索,有效的推动基层社区治理水平提升。

(四)以创新举措为“要”,提升多元融合治理服务“成效”

一是聚焦社区矛盾处理,创新“嵌入式”治理服务体系。围绕社区矛盾处理等基层治理的民生服务和建设工作,区级社会工作指导中心灵活运用多种手段,调动街乡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区村社会工作服务站点、辖区单位资源等主体协同嵌入治理服务场域中,围绕房山“好邻居,我来办”平台开展社区好邻居优才实训项目督导、多维度居民关系建设等服务,使得平台建设同步协同嵌入治理服务场景中。

二是建立专业横向联结,落实“协同式”治理联动工作。区级指导中心积极与北京市房山区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优秀社区社会工作者培养项目、困境未成年人关爱保护项目以及街道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项目开展社区工作人才培养、本土督导人才实务实践以及专业服务督导领域的合作,帮助解决社区工作者反映及时解决专业服务中的问题,共享社区治理的专业成果,形成社区工作者参与和专业共建的常态化机制。

三是组建本土督导队伍,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组建本土督导队伍,开发基础类、实践类和研究类课程,使本土督导人才掌握基本知识理论和价值观,掌握团队带领、督导技巧以及社会工作项目管理能力,通过参观不同地区、不同督导的实务操作,开阔督导人才的视野和眼界,开展灵活的现场实操、外出见习等,增强督导实践的多元化。同时,鼓励其发挥“传帮带”作用,参与社区治理服务项目的实施、训练和督导,切实拓展基础社区治理的深度。

上一篇:昌平区城南街道:春节我在岗 服务不“打烊”

下一篇:门头沟区委农工委区农业农村局全力擎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第二批市级“百千工程”示范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