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密云区檀营地区探索党建引领智能垃圾分类新模式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密云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9-07-26

檀营地区针对社区居民环保意识不强、对生活垃圾分类界定不清、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推进智能垃圾分类,优化社区环境。

强化组织领导,推进垃圾分类制度化。一是落实统筹协调机制。檀营地区三个社区党支部与北京环卫集团城矿资源公司机关第一党支部组建“智能垃圾分类”联合党总支,明确垃圾分类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二是落实联系指导机制。扎实推进地区党工委班子成员联系和指导督促社区工作制度,每月组织分管科室人员到所联系社区,广泛听取居民关于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总结、梳理、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落实督查反馈机制。建立地区、社区两级督察反馈机制,现已开展巡查6次,并将督查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强化分类指导,推进垃圾分类精准化。一是集中宣传引导。组织开展“当儿童节撞上世界环境日”“垃圾分类我先行”等集中宣传和志愿活动50余次,引导居民线上注册生态卡和“e资源”综合服务平台,现已实现注册用户3986户,注册率82.7%,居民对垃圾分类意识显著增强。二是完善配套设施。三个社区共投放全品类回收站7个、再生资源柜35个、厨余垃圾箱75个、衣服回收柜和有害垃圾柜各8个、其他垃圾桶269个,社区党支部每季度对垃圾桶运营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联合党总支进行协调解决。三是指派专人指导。为每个社区垃圾分类点配备2名“垃圾分类督导员”,对每名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进行分类指导,查看是否符合分类规定。目前,共回收厨余垃圾207.1吨、再生资源垃圾64.3吨、有害垃圾3.4吨,居民垃圾投放精准度进一步提高。

强化积分考核,推进垃圾分类长效化。一是实行积分管理。每月开展线下积分兑换物品活动,给予居民适当奖励,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目前,社区居民已平均累计兑换积分239.6万分,回馈金额2.4万元,极大提高了党员和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热情。二是突出示范带动。以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为契机,扎实推进“1+5”党员包户制,将垃圾分类责任区域细化到每名社区党员和在职党员,在接受居民监督的同时,督促所联系户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三是注重双向激励。根据垃圾分类开展情况和线上积分结果,联合党总支每年对“智能垃圾分类”表现突出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和居民家庭进行评比表彰,对表现较差的党支部、党员开展谈话提醒、激励整改。

上一篇:顺义区北小营镇党员干部真作为、勇担当,全力打赢疏解整治攻坚战

下一篇:顺义区李遂镇党建引领“疏整促”人居环境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