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潞源街道“吹好哨子”巧解难题,为城市副中心提供基层治理新经验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通州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11-27
通州区潞源街道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成立的首个街道,也是“党建引领街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的试点街道。面对副中心建设的新形势以及服务保障市级机关入驻的新要求,潞源街道敢于先试先行,灵活运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巧解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走出了一条具有潞源特色的基层治理创新之路。
党建引领搭建平台。根据街道功能定位和辖区特点,在前期走访交流座谈的基础上,潞源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了潞源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吸收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办公室、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机构公租房管理服务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胡各庄小学等5家驻地单位为成员单位。成员单位借助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平台,对辖区服务治理问题进行民主协商,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彻底扭转了以往遇到问题时“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局面,有效构建了街道工委统一领导、辖区各级党组织主动协同的工作体系,实现了“局部相加大于整体之和”的效果,提升了城市基层党建的工作水平和整体效应。
“精准吹哨”服务民生。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在运营过程中,一直面临着“公共自行车停车点少”“校门口公交车次少”“垃圾清运费用高”“停车位不足”4项难题。学校向潞源街道工委反映以上4项问题后,街道工委高度重视,街道相关部门迅速跟进,分别确定了4项问题的责任单位,并通过正式“吹哨”,“吹”来了区城管委、区交通局、潞城镇、交通支队副中心战训队、北投集团、京环集团、恒基客运公司、北京公交第五集团等相关单位,一起就解决人大附中通州校区问题召开了协调会商工作会议。在协商会上,各相关单位针对学校师生的需求,分别拿出了解决4个问题的具体方案。协调会后,潞源街道持续跟进问题解决进展,帮助学校与相关负责部门反复沟通对接。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4项问题已全部妥善解决——30辆崭新的公共自行车已经在学校门口安装到位;校门口两路公交车的运营时间已进行科学优化,师生上下学高峰时段的乘车难的问题得到根本改善;由区环卫中心为学校提供了垃圾分类设施,由京环公司为学校及时清运生活和餐厨垃圾;由北投集团与学校共享停车位。说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办公室主任邓丕来感触最深,“这些问题之前我们找有关单位协商过,有些问题学校都不知道该找哪个单位”,邓丕来说,“现在好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所有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多亏了潞源街道吹的‘哨’。”
“多级联动”整治环境。为了打造一个干净整洁、清新美丽的城市环境,街道工委联合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开展了“党建引领、清洁家园”活动,每周组织党员干部清洁辖区内的三条城市主干道。在清洁家园过程中,街道发现通济路两侧存在裸露工地苫盖不严、施工围挡不规范等一些影响市容环境的问题。随后,街道对整条道路两侧的工地裸露和施工围挡情况进行了彻底摸排,采集了现场照片,并通过走访问询确定了各个问题点位的责任单位。由于大部分在建施工单位为市属企业,潞源街道采取“市区街联动”的吹哨模式,召开了辖区市政市容卫生协调会。“哨声一响”,市工程办、市保障房中心、区园林局、区住建委、区环保局、区城管委、京环公司、北投集团、公联公司、中铁工局集团等市区部门纷纷前来“报到”。在市级部门的协调下,各参建单位主动“向前站一步”认领了责任点位,并拿出了整改方案和时限。不到一周时间,当潞源街道再次检查问题点位的时候,原来裸露的地面均已完成了绿化和硬化,施工围挡也安装上了大方整洁的公益广告,整条通济路焕然一新,成了一条赏心悦目的城市景观大道。
吹“兄弟哨”联合执法。潞源街道辖区工地多、工人多,吸引了一批游动商贩前来售卖无证餐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秩序。由于游动商贩大多都居住在街道外围乡镇,机动性很强,街道单独执法收效甚微,不少游动商贩与街道城管执法队玩起了“藏猫猫”,令街道十分头疼。后来,街道了解到这些游商的生产工具及材料都来自与街道毗邻的宋庄镇的一个小作坊里。在与宋庄镇相关部门沟通后,街道充分发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机制优势,创造性地与宋庄镇联合吹响“兄弟哨”。双哨联合吹响后,两地辖区内的公安、工商、食药等部门“联合报到”,采取跨区域协同方式对宋庄区域内的游动商贩食品加工点开展了联合执法,现场捣毁了一批不法食品制作窝点。此次“兄弟吹哨、联合执法”的效果十分明显,从源头上查处了游动商贩的生产工具和材料,辖区内的游动商贩基本绝迹,困扰街道多时的执法难题得到了根本解决。这再次证明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的优势,通过赋予街道更多的权力,为街道注入了更多力量,为城市治理多元共治的实现打通了渠道,也为破解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