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中仓街道“三加法”创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通州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07-30
通州区中仓街道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区域,是运河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通州区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街道工委下设19个党总支、6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399名;街道下辖17个社区,户籍人口4.6万人、常住人口6.9万人,流动人口约2万人,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等13个民族,其中南大街是仅次于牛街的城区最大民族聚居区。
在推动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中,中仓街道工委以解决群众身边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主动谋划、积极探索,创新推出“三加法”工作模式,不断提升社区自治能力。
一是组织领导做加法。以“四有四服务”党建引领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把各项任务做细做实,持续推进社区减负及基层考核评价体系的制定、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的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按照研究、部署、督促、反馈的闭环要求,一环一环推进工作,做实街道属地权责,努力把问题解决在一线,以服务百姓为目标,解决好群众身边的难题。目前已拆除违法建设2.65万平方米,清理占道经营262起,无照经营177户。
二是网格下沉做加法。深入开展“多网”融合建设工作,融合网格队伍与融合考评机制,同时完成了人、地、事、物、组织等基础数据更新维护工作,实施“网格化+”行动计划,将社会服务、城市管理、治安维稳等各项中心工作融入网格化体系,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统筹联动、责任共担。充分联动专业执法协管力量,截至目前,针对疏解整治促提升、安全“三大”专项行动开展联合执法400余次,有效提高了重点难点问题的治理实效。
三是推行“主事”制做加法。街道贯彻落实“街巷长”制工作中,创造性地延伸为少数民族居民易于理解的“主事”制,设置468名居民“主事”,通过政策宣传、入户走访、矛盾调解等形式,把对社区的行政力量、居民力量、社会力量联席化,由主事负责调动资源,形成了良好的协调机制,配合各部门顺利开展各种整治工作。截至目前,第一时间解决或答复辖区居民停车、环境卫生、消防安全隐患、防汛安全问题等一系列问题812余起,引导更多居民、社会力量参与社区自治,协同解决“城市病”“胡同病”。
街道社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基本单元。下一步,中仓街道工委将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践行“做实街道、做强社区”的改革理念,充分发挥街道工委横向统筹和纵向联动的作用,真正把需求、民意、问题自下而上传递,把资源、力量、政策自上而下汇集,凝聚起各方强大力量,做到“勇于吹哨”“善于吹哨”“吹好哨”,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引领街乡体制改革上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试点经验,为副中心社会治理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