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大家商量着办”以商之制,汇聚治理之智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海淀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9-25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商的共识。街道党工委坚持以基层党建“1号任务”的高度和力度,深入贯彻落实《海淀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若干改革措施》和一系列文件要求,主要领导亲自谋划,将党建引领大家商量着办和纵深推进接诉即办、网格化治理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落实。坚持“围着基层转”鲜明导向,通过系统化设计、多元化参与、常态化运行,逐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商的事项。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聚焦接诉即办共性、难点问题,持续开展“四百”走基层行动,动态更新“四库”台账,建立痛点库106件。对于物业管理、环境整治、停车管理、加装电梯等群众反复诉、不满意的问题,综合考虑难易程度、解决方式、利益主体等因素,分层分类筛选能够解决的痛点,寻找法律、专家、政策支撑,形成商量库94件。
完善组织体系,夯实商的保障。一方面,完善“街道-社区-网格-楼门(院)-党员先锋户”五位一体组织体系,组建“敢商、会商、能商”干部队伍矩阵。大事难事街道党工委上,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领导包片等形式,与大院大所结对子,灵活运用吹哨报到机制,成功解决气象局断头路、农科院停车难等问题。民生实事社区党组织上,强化社区书记头雁效应,逐步改变从“社区定”到“大家议”的思维转变。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引导员、宣传员”,楼门长“信息员、情报员”,网格社工“服务员、调和员”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组织队伍的业务培训和相互交流。深化大柳树、农科院市级社区书记工作室平台建设,举办社区书记工作室研修班,通过“共研共学”赋能建好建强基层治理队伍。街道先后开展“大家商量着办”工作座谈会和经验分享会8次,全面解读“大家商量着办”的意义、内容、流程等,总结归纳商量的办法66项。
协同多元主体,扩大商的力量。强地区优势资源供给,与地区单位签订《共建大纲》15份,结合“八进社区”行动,为社区引入资金、政策、场地空间等各类资源支持。成立“海悦·北下关红色维修队”,把握区域人口特点,以“少年”“银龄”“小哥”为关键,组建4400余人志愿者队伍,围绕商量事项类型,分领域储备骨干力量1400余人。丰富商量平台,搭建红柳会客厅、净土小巷议事厅、暖邻议事厅等共31个独具特色的议事协商平台,积极营造开放民主的商量氛围。强化议事厅软性柔性功能,真正发挥议事厅交流协商作用,引导鼓励学生青年旁听议事,扩大议事厅对青年实干成长的促进作用。
锚定根本目标,提升商的效能。创新建立“预防性、主动性、系统性”三个维度商量办法。完善提级办理机制,落实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实施街道科长蹲点社区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定期沉到基层一线,常态化联系群众,推动商量资源主动、精准匹配,社区与街道各科室协同式、融合式解决问题的效能得到极大提升。截至目前,31个社区共召开565场议事协商会,通过“大家商量着办”解决问题466件,大柳树社区居民众筹加装电梯、南里二社区情景模拟解决电梯欠费停运难题等案例收录区级经验库。通过“好的商量”,社区接诉即办月均案件量同比下降16件,优质工单数量大幅提升,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主动治理”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