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通州区检察院:以“运河灯塔”品牌建设引领副中心公益诉讼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通州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7-15

通州区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党支部深入挖掘大运河贯通古今的治理智慧及检察公益诉讼作为标识性概念、原创性成果的法治价值,打造“运河灯塔”党建品牌,从“灯塔领航”“通漕益心”“千帆济运”三个维度推进党建业务互融共促,助力“运河上的通州”在公益诉讼检察守护下焕发时代新生。

一、以“更强党建”,引领“更高质量”工作发展

一是以思想为基。构建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为载体、“4+10+N”公益诉讼履职领域为路径的“三轨”学习机制,开展运河思政、林下讲习、益护非遗等专题学习,在党建业务同频共振中实现以学铸魂、以学促干。

二是以品牌为轴。坚持“五益绘三色”党建工作法,打造以“运河灯塔”党建品牌为核心、“益心学堂”“益路通行”等五个党建业务融合阵地为抓手的党建品牌矩阵,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等方面,激发党建业务融合效能,持续擦亮党员政治本色、履职底色和为民实色。

三是以队建为纲。深化“党员领题攻坚”责任制,支部书记牵头抓总,落实党建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的“三同”责任,每位党员领办一个品牌阵地、深耕一个专业领域、打造一个特色项目,自觉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凝聚“跳起摸高、争先进位”的队伍活力。

二、以“一保三护”高质效履职,推进通州大运河公益保护

一是以“支部共建+开拓创新”为基础,护文为魂。在办理北京市首例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案的基础上,与区文物管理所党支部开展“手拉手”结对共建,明确“一书三单”;探索形成文物保护办案指引,陆续推动大运河金口新河故道遗址、大运河滚水坝遗址、何臣烈士墓、石像生群等文物保护工作。

二是以“法律监督+司法实践+多元共治”为路径,护水为灵。发挥“检察长+林长+河长”机制效能,打造生态修复基地,积极办理运河水生态案件;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携手津冀会签“大运河”“潮白河”流域保护协作机制,联合巡河、办理横跨三地的生态领域案件,推进大运河源头保护、系统保护和动态保护。

三是以“公益所需+民生所盼”为导向,护岸为要。锚定运河旁群众的安居乐业,推进含大运河森林公园在内的5座大型公园规范配套建设母婴设施;关心特殊群体权益,促进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无障碍席位”等设施建设提升;关注环球度假区开园前夕萧太后河污染问题,助力打造生态郊野长廊公园。

三、以“一核双轨多域”大公益格局,服务保障副中心发展大局

一是党委政府“一核引领”把方向。建立重大案件“一案一报”、典型案例“专题呈报”机制,将大运河保护、副中心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等区委区政府关注的重点工作,融入公益诉讼监督布局。

二是人大政协“双向衔接”强刚性。健全完善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针对履职中发现的监管薄弱环节,主动邀请代表委员参与监督,坚持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同向发力,确保整改效果经得起群众检验。

三是社会治理“多域联动”聚民心。建立“检察+”协作机制,发挥特邀检察官助理“外脑”支持作用,深化与区内各单位的协同联动;强化检民协作,主动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到群众诉求集中、食药安全、环境污染、特殊群体保护等案件办理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公益治理格局。

上一篇:大兴区税务局第三税务所党支部:“三个标杆”工作法 助力税收工作效能跃升

下一篇:门头沟区永定镇党委构建“大党委”协同格局 深化“青蓝接力”赋能机制 以过硬作风护航高质量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