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生态环境局坚持党建引领 打造“红色生态环保铁军”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门头沟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4-29
门头沟区生态环境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区委决策部署,严守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积极投身“美丽中国”“美丽北京”建设,坚定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坚持“三个一”工作法,持续深化“红色生态环保铁军”党建品牌建设,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服务地区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京西革命老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红色生态环保铁军”党建品牌标识象征着京西生态环保人坚决传承革命老区红色基因,坚定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坚守环保初心,护航绿水青山,持续筑牢首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为推进美丽门头沟建设和地区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接续奋斗。
精心打造“一支队伍”,锤炼红色生态环保铁军。强阵地,坚定走好“第一方阵”,持续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狠抓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开展支部互促互学、党建共建、业务交流,锤炼过硬本领,提升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坚持以学促干强本领,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建设党建图书角,打造“有声朗读·总书记心中的美丽中国”等公众号品牌,营造重读尚学浓厚氛围。搭平台,激发比学赶超好状态,开展处科长上讲台、业务微培训、青年干部座谈交流会、“揭榜挂帅”等多项活动,强化队伍建设。连续多年选拔业务骨干参加市级生态环境系统岗位建功活动,锤炼自身本领。2024年,在全市岗位建功中22名同志获得荣誉,其中个人一等奖5个,监测站首次在全市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活动中取得团体和个人奖项,执法队获评“优秀组织单位三等奖”,高分通过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验收,干部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创品牌,凝聚党建引领合力,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十四五”以来,依托“门头沟热心人”志愿服务品牌,开展公益活动150余场,参与人数5000余人次。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时刻,第一时间响应号召,选派骨干力量成立党员突击队,承担人员物资转运、清淤清杂等救灾任务,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曾先后荣获“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集体”“2022—2023年度门头沟青年文明号”“2024年度优秀环保公益组织”。
持续擦亮“绿色名片”,推进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金名片”,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灾后恢复重建与绿色高质量发展大局中考量,持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创建成效,突出生态产品总值对生态涵养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引领作用,探索以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关键指标体系为导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形成GEP关键指标体系、“绿皮书”项目库、“一镇一策”提升建议等成果,初步形成“GDP和GEP同部署、双增长,生态投入和生态富民同发力、两保障”的工作格局。擦亮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名片”,在北京率先制定实施《门头沟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2022—2035年)》,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机制,成立首都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院门头沟分院,发布《门头沟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一体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进程。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自然城市”平台,是北京市首个入选的行政区,百花山葡萄、褐马鸡等门头沟标志性元素成功亮相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新增绿色低碳发展“新名片”,2024年入选首批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全球适应中心(GCA)首席执行官专题调研试点成效。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切入点成功举办两届“地标式”学术交流活动——永定河绿色发展论坛,打造服务首都新时代绿色发展的重要窗口,推动来自全国39个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共谋气候适应型城市发展之路。门头沟案例被纳入央视气候变化主题大型纪录片《全球冷暖·中国之道》,在联合国气候大会第29次缔约方大会展示,创建成果被中国环球电视网专访。
勠力构建“一个格局”,筑牢首都西部生态屏障。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门头沟区“四大行动”,科学谋划实施生态修复提升子行动,推进3大方面12项重点任务。突出“三个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努力克服不利气象条件,山区污染源点多面广等影响,一体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各项措施落实,持续改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排名连续5年保持“优秀”,PM2.5年均浓度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市级考核水断面水体质量保持优良,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指数)连续5年保持“优”的水平。深化京津冀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坚持协同共治,定期与河北省涿鹿县、怀来县、涞水县联席会商,通过“线上分析+线下执法”模式,强化相互监督,促进问题整改,有效破解“跨区域”执法检查难题。坚持机制共建,建立健全“京张跨界生态环境信访举报协同处置”工作机制,定期研判梳理信访举报问题,加强问题溯源。坚持生态共保,协助区检察院建立生态检察工作室,助力深化“生态检察+”工作模式。共同签署了《环首都西部生态带检察共建协议》,为打通“生态廊道”和跨地域协作提供法治支持,为高水平建设首都西大门汇聚合力。构建美丽门头沟建设的“大生态圈”,持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以提供“店小二”“保姆式”精准服务,为市场主体保驾护航;以科技手段赋能“非现场”模式,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以探索实施“差异化”执法形式,共筑生产经营“绿色防线”。努力做好生态环境领域接诉即办,充分发挥三级“管家”工作机制,切实履行首接责任,努力解决好群众身边问题。持续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传播,坚持党建共建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相结合,依托生态环境主题日,持续联合开展多元化、广参与、重实践的生态环境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厚植生态文明理念,为推进美丽门头沟建设和地区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凝聚广泛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