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大兴区黄村镇金色漫香郡社区:以党建引领社区主动治理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大兴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4-29

金色漫香郡社区坐落于黄村镇孙村地区,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为纯商品房社区,分南北两个小区,共有2483户,户籍人口730人,常住人口5000余人,党员50名。社区人口结构多元化,社区面临诸多治理难题。为了解决社区管理难度大、凝聚力不足、资源难整合等问题,社区党支部以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以文化建设提升居民凝聚力,以精细治理提升社区环境,以协商共治打破治理壁垒,打造“善成黄村·漫香四溢”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社区治理从党支部“单点发力”向“全域联动”主动治理升级。

党建引领,“一”心为民。一是构建社区红色“微网格”。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将南北两个社区划分为2个区域,12个“微网格”,并建立网格微信群,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网格员,物业、辖区党员、楼长、单元长担任网格志愿者,打通小区治理的“最后一米”。二是打造社区红色学习阵地。在社区主干道设置打造“党建文化墙”,展示党的光辉历程与本地红色故事,党员带头讲解党的发展历程、重要理论,支部组织开展党建知识趣味竞赛活动,提高了党员居民集体学习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增强了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追寻红色革命足迹。先后6次组织350余名党员群众赴卢沟桥、北大红楼等教育基地开展“行走的党课”活动,通过实地参观革命遗迹、聆听革命先辈英勇事迹、重温入党誓词等强化党性教育,激发党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文以载道,“艺”润民心。一是组建文化社群。社区党支部牵头,成立以“漫香书画社”为中心的文化社群,定期开展书法练习活动,党员书法爱好者带头参与,主动分享书法技巧,分层指导新学员,在墨香中相互切磋,共同提升创作能力。党员带动群众150余人,培育合唱队、舞蹈队等6支文体队伍。二是开展丰富文化活动。打造“家风故事角”,党员率先分享家风故事,带动居民参与,增进邻里了解。开展“我的社区我的家”主题摄影展等5场活动,吸引超1000人次参与。推出“漫香文化节”系列活动,开展书画创作、舞蹈表演等活动40余场,6000余人次参与,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社区凝聚力不断提升。三是发挥榜样力量。通过居民推荐、社区考察,选出在楼门管理、邻里协调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楼门长和在社区志愿服务中表现卓越者。截至目前,先后评选出15名优秀楼门长、8名最美志愿者,并在党员大会、居民代表大会上分享工作经验,激励更多居民投身社区工作,塑造积极向上的社区风貌。

群策群力,“议”聚众智。一是推行“一核多维”协商机制。由社区党支部牵头,协同孙村派出所、消防支队、物业等多方力量搭建“漫香聚力社”协商平台,每月定期召开议事会,研究电动车上楼、房屋漏雨、楼道堆物等难题。充分发挥议事会协调作用,举办安全宣传活动8场、安装智能梯控系统71套、充电设施104个,电动车违规入户问题基本解决,完成38栋居民楼屋顶修缮工作,定期开展楼道清理行动,筑牢社区安全防线。二是用好“拉家常议事亭”。在南北区中心广场分别设立“拉家常议事亭”,党员定期值守,与居民围坐交流,共收集社区治理难题和群众民生意见建议86条,联动“漫香聚力社”议事会讨论,解决社区重难点问题35个,采纳意见建议51个。三是探索“爱心储蓄站”互助模式。组建85人的“漫香益家行”志愿队,党员带头利用业余时间和专长为居民服务,开展30场便民服务日活动,1500人次参与,提供免费理发500人次、磨菜刀300把,让居民在社区内就能享受优质免费服务。推行志愿者激励机制,志愿积分可兑换米面粮油等日用品及书籍文具等学习用品,居民参与度不断提高,社区互助良性循环初步形成。

精细治理,“益”境生辉。一是党员带动。每周开展“全民清洁日”,党员带头到责任区进行环境整治,针对楼道、庭院、街角的脏乱问题,先后组织开展治理活动50余场,引导居民清理卫生死角230处,整改率达100%,实现楼道整洁化、庭院有序化、街角美观化。二是创新方式。利用周末,开展“旧物新生”跳蚤市场8次,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持续开展春季、秋季补栽补种,为社区添置适宜种植且美观好养的月季、麦冬、鸢尾,并精细养护,下足绣花功夫,提升社区颜值。聚焦井盖、庭院与街角,开展涂鸦美化,打造个性化“微景观”,不断美化社区环境。三是强化互动。开展亲子环保竞赛和绿色承诺签名活动,增强居民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营造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金色漫香郡社区通过党建引领、文化沁润、多元共治、精细治理,打造“善成黄村·漫香四溢”党建品牌,实现了三大转变:从“政府兜底”到“居民自治”的治理模式转变,居民参与率从18%提升至85%;从“问题频发”到“主动预防”的服务效能转变,12345投诉量同比下降35%;从“陌生邻里”到“文化共同体”的关系重构,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5%,构建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生态。

上一篇:东城区前门街道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下一篇:门头沟区生态环境局坚持党建引领 打造“红色生态环保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