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干部工作 > 正文
干部工作

大兴区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培训学校,破解农村干部选人难问题

文章来源:大兴区委组织部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8-27

为夯实基层基础,大兴区依托区委党校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培训学校,并于201411月至20157月进行了第一批49名村级后备干部培训,通过“党校理论灌输、机关轮岗感悟、基地拜师学艺”三个阶段为期半年的脱产学习,之后进行回村实践锻炼,培养储备一批农村党支部书记参谋助手和接班人。

党校理论灌输阶段。针对支部书记年龄较大、身体条件较差、引领发展能力一般的重点村,从中选取两委成员、退伍军人、企业职员等后备干部作为培训对象。通过村推荐、镇考察、区委组织部审核把关的方式,确定了49名优秀村级后备干部参加培训,其中男38名,女11名,平均年龄39.8岁。区委组织部牵头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培训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在课程设置方面,兼顾理论性与实用性,围绕区情和农村工作展开。课程涵盖了北京新机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农村财务管理、矛盾化解等契合实际工作的内容78堂,授课导师多为区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优秀党支部书记、创业模范代表。培训打破了填鸭式教学方式,设置了分组讨论、学员论坛、考察参观等学习形式,并尝试搭车跟学,选学了第二期涉农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村主职干部培训班的有关课程。培训实行军事化管理,开课前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在培训过程中严格作息时间,增强村级后备干部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同时,推选班委会,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事务,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在2个月的集中学习期间,出勤率达到95%以上,未出现一例无故旷课现象。

机关轮岗感悟阶段。在广泛征求各镇党委意见的基础上,将后备干部安排到各镇经管、规划、信访、民政、环整等与农村工作紧密相关的部门,每人轮岗4个科室,每个科室轮岗学习2周。由轮岗科室负责人具体负责后备干部业务学习,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后备干部参与实际工作,切实提升综合素质。针对后备干部回到各镇报到、学习的特点,建立日常考核机制。赋予各镇相应的考评权,执行每天签到制度,将工作表现与生活补贴发放挂钩。各镇通过个别谈话、集体座谈等方式加强与后备干部的联系,及时了解思想、工作、生活状况,增强轮岗学习期间的归属感。区委组织部通过不定时电话抽查、实地查岗等方式,进行随机检查。轮岗学习结束,轮岗科室围绕出勤情况、分配工作完成情况、对待工作认真程度、科室业务熟悉情况等方面,对后备干部进行评议打分。经考核,49名后备干部均达到优秀等级。

基地拜师学艺阶段。在全区确定10个支部领导核心作用明显,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显著,产业发展较快的优秀村做为培训基地。根据49名后备干部所在村的资源特点、存在问题、发展规划等,打破镇域界限,划分为10个小组分派到10个优秀村开展拜师学习。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负责给后备干部安排具体工作并及时指导。后备干部驻村学习期间要求做到“三个一”,即:每天提出一个问题,在工作中去研究解决,通过与村党支部书记探讨,找出答案;每周写一篇学习体会,重点谈学习收获,对解决本村问题的启发;完成一篇调研报告,坚持问题导向,在学习中搜集材料,开展调查研究。区委组织部联合各镇党委,采取实地走访、电话询问、查看学习体会等方式,对后备干部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学习结束,由优秀村两委班子结合实际锻炼情况,对后备干部进行考核打分。49名村级后备干部均顺利通过考核。

回村实践锻炼阶段。各镇党委具体负责后备干部回村报到工作。提倡后备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协助村两委班子做好村庄管理、经济发展规划、矛盾排查调处等各项工作,当好参谋助手。在回村实践锻炼过程中,鼓励各镇通过项目、政策支持,结合双百双千城乡共建活动,帮助后备干部在村内开展工作,将所学用于实践。区委组织部负责村级后备干部的跟踪了解工作。从各镇党委反馈和实际走访情况来看,49名村级后备干部能力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在工作中能够站在更高层次看待和解决问题,主动配合村两委班子谋划村庄发展,与镇相关科室的工作沟通更加顺畅。同时,在村两委班子中起到了鲶鱼效应。截至目前,已有2名后备干部担任村党支部负责人,主持开展工作;3名后备干部调整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培养的这批后备干部为今年底开展的村两委换届充实了人选储备,经各镇党委初步预计,有9人被列为村党支部书记推荐人选,35人被列为支委推荐人选,5人被列为村委推荐人选。

上一篇:昌平区坚持三个导向强化年轻干部培养

下一篇:丰台区“从严从实”深化干部制度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