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龙泉镇城子村党总支“五彩微中心”推动基层“微”治理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门头沟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9-05-29
人散心不散 难题不出村
门头沟区龙泉镇城子村党总支“五彩微中心”推动基层“微”治理
门头沟区龙泉镇城子村是全区棚改回迁周期最长的拆迁村,针对623户村民长期分散居住的实际,村党总支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党建工作模式,打造以“红色微党课、金色微标准、绿色微声音、蓝色微办公和棕色微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五彩微中心”,推动“两委”班子担当作为、党员管理规范严明、村民需求即诉即办。
“微党课”强意识,烧旺组织生活熔炉。“每日一课”抓经常,建立党总支和各支部微信群,开展“每日微党课”活动,党员轮流结合时政热点和个人爱好自选主题,编辑分享文章,全体党员实时进行交流互动,推动学习教育融入日常。2018年以来,共推送学习文章2000余条。“每月生日”记初心,坚持每月组织党员集中开展“政治生日”情景党课,通过实地走访赠送政治生日贺卡、线上重温入党誓词、分享初心故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式,激励党员不忘初心、勇担使命。
“微标准”促规范,强化示范带动作用。分类立规严约束,制定《村干部队伍建设规范》,明确“想挣钱就别当干部、不许因私事发生争执”等10条行为规范,强化干部规矩意识;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和党员家庭挂牌,并对民主测评落后的党员开展每周谈话,强化党员带头作用;完善《村民公约》,结合创城和回迁工作,将“文明装修”等内容纳入公约,并每年开展“文明家庭”评选,强化党员群众思想自觉。民主公开聚人心,修订《城子村工作管理规范》,细化党务、村务等4个方面59条制度规定,并坚持三务公开常态化,每周定期更新重大事项决议、财务收支状况、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内容,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
“微声音”听诉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完善线下议事平台,建立“三老议事会”,定期邀请老干部、老党员和老村民分享治村经验,提出意见建议,并组建退伍军人、妇女、企业管理人才等功能型党小组,面对面听取各类群体诉求。加强线上即时响应,依托城子村微信公众号、村民代表微信群、热线电话等载体,实现24小时回应群众关切,并对接诉处理、回复时限、回复标准、文明用语等进行了明确规范,做到线上能答立即答,常规能办立即办。2018年以来,共收集群众建议22条,有效回应民生事项123件。
“微办公”提效能,解决群众身边问题。贴近群众办公,在村民居住密集的小区设立“村务微型服务站”,由班子成员轮流值守,提供民政、残联等一站式服务,并主动为有需要的村民上门办理业务,切实让群众“少跑腿、多办事”。入户走访解忧,推行“8+8”工作法,加强村干部8小时工作外的入户走访,集中解决“微声音”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并做到“当天能办当天办,当天不能解决的每周反馈至解决”“陪群众外出办事,把群众送回家,再说几句体己话,帮忙小事一两件”等要求,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2018年以来,城子村实现“12345”热线零投诉。
“微服务”抓重点,突出精准精细管理。线上调度分工,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诉求,依托党员微信群开展“党员每日服务群众讨论”,实行“村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促进服务精细化。2018年以来,共解决群众诉求186件。线下集结帮扶,针对军烈属和重病、重残等困难群体,组织党员成立“红星创城”等7支志愿服务队,上门提供卫生清理、家电维修、血压测量等服务,并建立两名党员帮扶一户家庭“2+1”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