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西城区把解民忧当作主题教育“主战场”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西城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9-12-05

实施“全域停车自治”管理模式,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地区停车昼夜平衡覆盖率达到80%以上,居民找车位不再蹙眉;引进智能便民仓,供居民租赁使用,有效解决老旧小区住户家中普遍反映存储空间不够的“老大难”问题……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城区始终聚焦“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沉入基层,深入百姓,动脑筋、用实招解决百姓身边“堵心事”,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聚焦热点难点 敢于动真碰硬

主题教育效果好不好,关键看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为更好地发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哨声源”作用,抓好《市民热线反映》通报问题的接诉即办、直派快办,提高群众诉求办理质量和效率,切实拿出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10月起,西城区出台《西城区“我当一次热线办理员”专题调研工作方案》,区领导带头开展“我当一名热线办理员”行动,推动为民办事常态化、机制化,让群众家门口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有人办、马上办、能办好。

现在,每周一区领导都会开展热线办理日,对疑难问题,进行双派单,确保落实。下一步,西城区将总结分析案件办理中的好做法及存在的问题,为全区各单位处理此类问题提供借鉴,推动区域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西城区各街道也聚焦热点难点问题,主动向前一步,与居民群众实现真正的点对点、面对面、心贴心。

德胜街道以教场口2号院为试点,通过成立业委会和聘请物业公司参与治理的方式,探索老旧小区精细化治理长效机制。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双旗杆东里小区和新外大街10号院小区的治理,预计本月底完成。

什刹海街道创新市民热线接诉新机制,通过“双派双督双反馈”,解决了一批困扰居民生活多年的难题。通过建立约谈机制,每月对12345热线量多和解决率低的社区党委书记进行约谈,连续被约谈的甚至将影响全年考核成绩。

新街口街道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吹哨机制向社区、向物业公司延伸,制定了《新街口街道老旧小区物业考评机制》,通过量化考核内容和指标,按小区居民户数多少,给予1到10万不等的奖励。自考评机制实施以来,辖区内试点的7个老旧小区的6个物业公司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创新方式方法 走好群众路线

在开展主题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贯穿主题教育始终。今年10月,西城区专门编制了“初心之旅”红色地图,把雷锋小学、徐悲鸿纪念馆、宋庆龄故居、平绥西直门车站旧址、柳荫阁、辅仁大学本部旧址、郭沫若纪念馆、鲁迅博物馆、平民通讯社旧址等26个有代表性的革命遗址遗迹绘制成红色地图,供全区党员干部参观学习,启迪大家不忘初心,服务群众。

西城区各单位也积极创新新时期群众路线工作方法,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西长安街街道西交民巷社区党委将社区“办公桌”搬到了每天人来人往的便民菜站里,这样既可以随时听取群众意见,也可以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及时传达到居民身边,两全其美。两个月的时间里,社区共收集居民意见建议近40条,目前解决率为90%。开展了四次西城社区通的宣传,当场“吸粉”300多人。目前,正在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争取让更多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

西城法院启动了“诉源治理直通车”工作,通过12368语音服务热线、“西城家园”手机APP、诉源治理工作站、巡回法官队伍“线网站巡”四个载体,对接社区、直连群众,将诉讼咨询、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打出一套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依法化解“组合拳”,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

展览路街道成立22个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站,社区党委书记担任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站站长,公安、城管、工商、食药、绿化、安全生产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实名制参与,随时处理社区反映的各种问题。同时,规定社区党委书记代表社区参加街道部门年终考评,给相关部门打分。社区拥有了对上级部门的考评权,社区工作开展起来比以前顺畅了很多。

回应多元诉求 形成共治格局

人民群众的各种生活需求是多层次的,要想把事办得让居民满意、贴心,归根结底还需要以居民协商议事为平台,探索党委、政府回应社会多元诉求的新机制,让一件件民生实事向着群众心愿顺利推进,让一个个社会矛盾就地及时化解。

天桥街道以禄长街头条19号院治理提升为试点,建立了以街道工委为龙头的“一核心三层级”议事机制,有效破解违建丛生、环境杂乱、绿化稀缺、停车困难等多个难题,成立“19号院大邻里综合服务中心”,形成多元共治良性治理格局。

广外街道建立党建引领“友邻+”协商机制,下面设有多个具体的项目组织。如“友邻+有话好好说”社区议事协商会每两周举办一次,围绕一件难题组织多个部门与居民代表一起展开协商,提需求、出对策、定方案。

民进西城区委在我区开展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指导第三联合支部与白纸坊街道右北大街社区结对共建,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找到合适位置,发挥应有作用。共建以来,第三联合支部一方面发挥社会服务的职能,走进社区,走近居民,奉献为民,形成结对帮扶、互帮互助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居民议事厅,答疑解惑、出谋献策,直接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

上一篇:密云区北庄镇深化“五为”工作法扎实做好“接诉即办”工作

下一篇:朝阳区豆各庄地区处级干部大走访解民忧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