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黄松峪乡白云寺村“微网格”扁平化管理 撬动基层末梢治理最后一米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平谷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2-05-20
平谷区黄松峪乡白云寺村把“微网格”建设作为推动村级治理提升的关键抓手,以扁平化管理作为网格设置重要依据,科学划网定格,推行“1+N”服务模式,制定“两张清单”,明确权责、规范流程,着力解决基层治理“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米”,让“末梢治理”成为治理变革的聚焦点。
一、注重科学实效,合理优化设置
一是缩减层级。“村—网格—户”的三级治理设置,取消“片长”中间环节,让村级治理一网到底。
二是全域划网。村党支部根据村级实际情况,全面盘点村域面积和人口,划定集中居住、连接过渡、生态管护三类网格分区,切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三是科学定格。依据不同网络四至内的人、地、事、物、情,科学判定工作量,合理确定格点分布。
目前,白云寺村208户,4.5平方公里村域共划分为村级微网格15个,其中集中居住区微网格12个、连接过渡区微网格1个,生态管护区微网格2个,初步形成全域、全要素、全覆盖的村级微网格体系。
二、坚持实体运行,做活网格单元
一是推行“1+N”服务解决“谁来管”的问题
按照一个微网格员+若干辅助人员(村管各类“员”、党员、代表等)模式配强微网格力量。一是择优选定人员。网格员由村党支部结合村级用工制度,按照职业化方向,从现有各类人员、党小组长,代表等人员中择优选定。二是充实网格力量。将保洁员、水管员、邮递员、生态林管护员、劳动保障协管员等村级各类“员”梳理纳入微网格。三是灵活调配使用,网格员按照所在分区,根据工作实际和服务内容,自行选用临时或相对固定保洁员、生态林管护员等辅助人员,推行“1+N”服务。目前,共配备村级网格员15名。
二是制定“两张清单”解决“管什么”的问题
统筹条线落地职责,按照格内实际情况,结合现有村级各类“员”的工作职能,建立职责清单,明确网格员负有民情收集、矛盾调解、环境整治、宣传引导、护林防火、防汛抗旱、工作代办等职责。坚持需求导向,建立需求清单,定期梳理村民反映强烈的集中诉求。以两张清单,定期优化网格员工作职能,解决“管什么”的问题。
三是规范工作流程,解决“怎么管”的问题
发挥网格员常态化联系群众优势,探索建立“三三制”运行机制,通过三上报(即按照日常、紧急、重大三大类进行信息上报),做到三个第一(即第一时间知晓、第一时间跟进、第一时间上报);三处置(即一般问题前端处置、复杂问题会议处置、疑难问题吹哨处置),分类定级落实微网格职责,最终实现网格内“走访—登记—上报—处置—反馈”闭环管理。2022年一季度(12.19-3.19)白云寺村受理村民诉求63件,同比下降14%,解决率、满意率均达到100%。
三、优化考核评价,健全保障机制
建立包片联点、监督反馈、分析研判、处理问责机制闭环,针对发现的班子领导力弱化、团结协作意识较差等问题,按照“全面从严、实事求是、依规依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深入核实了解,综合分析研判,找出问题症结,及时严肃处理。用好提醒、函询、诫勉等手段,及时咬耳扯袖,倒逼领导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