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街道“双精双创”持续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东城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2-01-21
龙潭街道坚持首善标准,立足实际,突出“双精双创”,认真落实市、区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各项要求,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
一、主要做法
(一)精准调度。成立垃圾分类工作专班,建立“专班+牵头”工作机制。主要领导每月至少召开2次调度会,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暗访和市、区通报问题进行问诊式调度,压实各方责任。分管领导以市、区检查通报和执法检查结果为依据,坚持周调度,逐一分析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指导部门精准落实。垃圾分类工作专班以《龙潭街道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为依据,坚持“日检查、周通报、月考核”,对各社区党委、物业公司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点对点指导。
(二)精细管控。坚持以《东城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垃圾强制分类工作资料簿》为依据,以“宣传指导、执法检查”为抓手,督促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带头开展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提升小区分类纯净度水平。狠抓垃圾分类专业服务公司履约情况,并严格落实“扣分+处罚”机制。发动志愿者、小巷管家团开展巡查,紧盯分类站点垃圾满冒、设施不洁等问题,确保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置。坚持精细化、规范化建设居民垃圾分类投放站点、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暂存点、生活垃圾分类驿站,逐一与各责任主体签订《设施管理承诺书》,并建立设施问题巡查、日常整改机制。坚持“看、盯、罚”相结合,始终保持街头流动无照废品回收商贩清零状态。针对问题高发小区,坚持“执法进小区”,不断提升居民自主分类意识,实现源头减量。
(三)创特色。建立垃圾投放“321”模式,“3”是指三定,定点投放、定时开放、定人管理;“2”是每天两次清运,投放站关闭后即完成垃圾清运,垃圾不在小区过夜;“1”是指安排1名垃圾分类指导员桶前督导、分类投放。实行装修垃圾“不落地”,以公共空间无暴露装修垃圾、“无主垃圾”零存放、切实降低网格案件数量为目标,建立“日常巡查、动态更新、布点管控”的源头管理机制,持续推进“源头减量化、运输规范化、处置资源化、利用规模化”建设,实现街道统一清运,装修垃圾“不落地”。推进可回收物体系建设,采用“线上预约+线下免费上门回收”的模式,助推前端精准分类、后端精准清运。通过组织开展可回收物大集等系列活动,以优惠的价格、便捷的方式吸引辖区居民踊跃参与,单日回收量达上千公斤,街道可回收物小程序注册用户已达1.3万户。
(四)创佳绩。2021年上半年,厨余垃圾分出率提升6.1%,可回收物提升26%,其他垃圾降低17.2%。地区共有10 个小区获评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在全市338个街乡镇中创建数量排名进入前3名。截至2021年12月,垃圾分类工作考核成绩在全区17个街道排名始终位居全区前列,5次位居全区第1名、1次位居全区第2名、2次位居全区第3名。
二、下一步工作
街道将继续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处罚措施,持续推进可回收物体系建设,通过“小手拉大手”现场宣传、“两桶一袋”实际应用、“光盘行动”等活动,做实社会发动,加强前端分类,实现源头减量,督促物业公司切实履行本居民小区垃圾分类主体责任,建立日常巡查和检查机制,加大执法保障,切实增强责任主体的垃圾分类意识,不断提升龙潭地区环境发展品质与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