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中关村街道召开2021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总结大会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海淀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2-01-17
12月20日上午,中关村地区2021年度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工作总结大会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顺利召开。地区单位、社区志愿者、巡防队伍等多支平安力量相聚一堂,总结得失、谋划未来。会上,中关村街道与中科院行管局签署深化社会治理战略合作协议,地区单位联合发起中关村平安建设科技联盟。
中科院行管局党委副书记、局长高春东,区政协副主席、中关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许云,海淀区委政法委负责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际宝,中关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董智杭,区应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傅君,区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王向煜,中关村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厉秉铎出席会议。
聚焦——平安建设绘就社会治理新佳绩
2021年,中关村街道紧紧围绕区委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地区平安建设工作,全力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聚焦国家政治安全,圆满完成了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工作;聚焦地区社会安定,进一步完善社会协同体制,发起以联动共治为核心、社会力量为主体、政府力量为支撑的科技创安联盟,实现了共治促发展、共建享平安的美好愿景;聚焦地区人民安宁,局地携手,与中科院行管局开展深度合作,让“智慧消防”走进中关村地区,有效强化老旧小区火灾防控能力,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高质量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常态化推进反恐防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表扬——群策群力共创社会治理新格局
会上,董智杭主任宣读受表扬先进个人、社区治安志愿者和地区单位名单。回顾2021年,中关村地区5家社区在综合减灾领域获得了国家及北京市的认可,多名同志、多家单位积极参与地区平安建设,在真抓实干中创造出突出贡献。有在平安中关村流动防线上始终坚守、昼夜值守的保安大哥田垒,有多次在巡逻中发现邪教宣传品并上交的社区志愿者苏娜,还有扎根中关村保障国家科技创新事业的中科院行管局……平安中关村建设,离不开中关村地区各单位、各社区与街道的精诚合作、积极配合,更离不开广大干部职工的同心协力、担当作为。
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中关村地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创新合伙人”理念,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治理新局面。要强化党建引领,加强资源整合,构建活动共办、场所共用、资源共享、事务共商、品牌共创、区域共治、成果共享的“区域治理共同体”,构筑起“平安建设人人共创、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良性互动格局。
展望——科技赋能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
中关村地区科技、教育、人才资源富集。利用这一天然优势,中关村地区不断扩展新技术应用场景和治理布局,以技术迭代推动治理迭代,积极探索具有中关村特色、时代特征、地域特点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努力构建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的大平安工作格局。
会上,中科院行管局综治办主任何金星、中关村街道平安办副主任饶建儒代表双方签署了社会治理领域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正式确立长期、稳定、互惠的战略合作关系,将从壮大治理队伍、创新治理手段、共建协同机制三大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促进高质量发展。
随后,辖区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园区、学校共同发起“中关村平安建设科技联盟”,联盟以科技创新为牵引,是服务地区平安工作的议事、沟通、交流平台。未来,联盟将发挥中关村科技禀赋,加强信息共享交流,实现联勤、联动、联防、联检,搭建科技智治、宣传矩阵、风险防范三个合作体系,建设信息数据、教育培训、研究学习三大交流平台,不断完善安全稳定长效机制,画好同心圆,共创平安中关村。
区政协副主席、中关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许云在总结讲话中指出,2022年,中关村地区还将陆续迎来北京冬奥会、党的二十大等国家重大活动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审核验收等重要工作任务,中关村街道及各辖区单位、广大干部群众将结合明年重点工作,提前谋划、精诚团结,敢于担当、再创佳绩,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社会治理实践成果,深入推进平安海淀建设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
接下来,中关村街道将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区第十三届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坚持把维稳责任抗在肩上,切实扛起北京冬奥会、二十大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的政治责任,坚持把安全发展落在实处,持续推进街道平安建设工作站、社区综治中心样板间规范化建设,坚持把共治共享贯穿始终,全面激发治理效能,努力为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打造“中关村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