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十渡镇创新探索“五小党建”党支部工作法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房山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1-11-08
东太平村、西太平村位于房山区十渡镇最北端,地处太行山脉东,2万多亩的村域面积里有10道沟、村子被大山牢牢“夹住”,2016年被确定为北京市低收入村。2020年,为了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改善民生,东、西太平村成立了东太平村西太平村联合党支部,现有党员58人,其中党支部委员5人。近年来,针对党组织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党员集中难、活动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党支部结合实际特点,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从开设“小讲堂”、举办“小活动”、送去“小关爱”、做好“小专栏”、注重“小警示”入手,创建了“五小党建工作法”,使党建工作有机融入民生实事办理全过程,有效提升了村级组织力。
因材施教,开设“小课堂”提升水平。党支部充分利用党员和村民的农闲时间,“见缝插针”开展“小课堂”党员学习活动,每次学习时间不少于15分钟,每月开展“小课堂”活动不少于4次。课堂上,积极运用“小讨论、小串讲、小辅导、小提示”的学习方法,组织本支部党员学习党章、党规等,充分发挥小时间、小题目的灵活优势,变“集中专题”教育为“分时教育”,有效提升党员思想水平。
因地制宜,举办“小活动”凝聚人心。党支部每月至少组织党员开展1次“小活动”,通过一次次的党建“小活动”,达到互通有无、交流学习、凝聚人心的学习效果。目前,已举办党建“小活动”36场次,参与活动人员290余人次,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坚定了村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嘘寒问暖,送去“小关爱”赢得民心。“七一”为党员准备了一张主题鲜明、党性突出的生日贺卡,给党员过“政治生日”。设计“心愿树”,对各村、各单位低收入户、建国前老党员、老党员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制作《低收入户台账》《困难党员台账》《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工作台账,做到“底数明、情况清、数据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问困难、问需求、送帮扶、送温暖”的“两送两问”党建活动,为困难党员和百姓分忧、解愁。
潜移默化,设计“小专栏”弘扬正气。充分利用流动展板、墙报、橱窗等,树立良好的党风、民风、政风。以“建党100周年华诞”为主题,开设了党建宣传“小专栏”;在橱窗明显位置张贴“入党誓词”海报、摆放党建展板,让全村党员和广大百姓在工作和生活之余,就学习了党建“小知识”。农村的党务、村务、财务、计生、土地承包项目、集体资产管理等,也都定期放到橱窗的“小专栏”里,将“公布内容通俗化、公布形式专栏化”,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凝聚了人心。
防微杜渐,注重“小警示”落实责任。党支部坚持“早发现、早教育、早提醒、早警示”的工作思路,抓住元旦、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发送短信、微信提醒警示等方式,为党员送上“监督警示小套餐”。针对个别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水平不高的党员,党组织及时发送提示,对其进行警示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