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社会工作部:“丰社先锋”引领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丰台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10-10
丰台区委社会工作部以“长辛先锋”为指引,全面建设为民服务“先丰站”,着力锻造服务先锋、治理先锋、友好先锋和志愿先锋四个“先锋队伍”,深化“丰社先锋”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服务新时代丰台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赓续长辛薪火 点燃“服务先锋”新引擎
深化“丰社先锋”党建工作品牌。深刻领会“长辛先锋”的精神内涵,着力办好“三堂课”,提升为民服务本领,以长辛之情践行先锋本色。建立“社会工作大讲堂”学习机制,邀请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社会工作”“社区治理与协商”等主题,面向全区社会工作领域党员干部授课。建立“社会工作微课堂”交流机制,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兴领域党建等主责主业开展专题交流。建立“五邻议事 汇ZHI讲堂”,围绕老旧小区电梯更换、网格化治理、慈善基金与社区治理结合等难点、热点工作,搭建社区经验分享交流平台,切实解决本地区基层治理问题。
打造为民服务“先丰站”阵地。制定印发《丰台区深化党建引领建设为民服务“先丰站”实施方案(试行)》,明确“党建引领、服务融合、共建共享”总体要求,引导、支持企事业单位、各行业专业人才等“社区合伙人”在“先丰站”中开展为民服务活动。截至5月底,在26个街镇共选取151个试点社区村,各“先丰站”围绕党员活动、政策咨询、志愿服务、邻里纠纷、停车管理、反诈安防等方面共开展服务12665次,开展未诉先办、吸附诉求3015件,开展议事协商活动657次。
发挥统的优势 激活“治理先锋”新动能
推出“五邻议事”协商治理机制。把辖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纳入“好邻居”议事范围,创新提出“五邻议事”协商机制,明确“邻里提、邻里议、邻里定、邻里办、邻里评”五个标准化流程,在区级层面首次推出可供社区复制参考的基层治理议事协商机制。西罗园街道怡然家园社区依托“五邻议事”搭建“小马扎议事会”议事协商平台,社区党委带领工作人员搬起小马扎把协商会开到群众身边,邻里关系“由冷变热”,曾经的“对门不相识”变为“一起清楼道、一起做志愿”,通过协商解决了90%的楼道堆物问题,社区12345投诉量明显下降,“有事就找小马扎”成为社区居民的口头禅。
实施“治理先锋”培育行动。抓源头培养,将新入职社区工作者纳入丰台“新锐营”培训范围,多元路径为全区近两年270余名新入职社区工作者量身定制成长方案。抓强基示范,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培训,与海淀区联合开展跨区“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实现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培训全覆盖。抓实战淬炼,开展社区工作者“大比武大练兵”行动,在竞赛中提升全区社区工作者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抓好“两个覆盖” 增添“友好先锋”新活力
全面强化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组织保障。构建“街镇(园区)党工委-街镇(园区)级党群服务中心党组织-重点楼宇党组织-‘两新’组织党组织”四级新兴领域党建组织体系,确保“两新”组织在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印发《2025年开展全区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的实施方案》,着重指导对税务师行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近年来,全区共有19个“两新”组织党建品牌获评市级“党建强、发展强”党建品牌,18个“两新”组织获得市级奖励经费支持。
不断拓展“友好之城”新模式。持续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之城”建设,发布《丰台区新就业群体“友好之城”建设工作导则(试行)》,建立“1+5+N”新就业群体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以区级一站式调解中心为依托,覆盖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长途货运司机、网络主播等5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提供N项精准服务,打造全链条、精准化、可持续的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新格局。南苑街道实行“四心四圈”工作法,通过凝党心建强“组织圈”、用匠心织密“服务圈”、倾真心扩大“交流圈”、聚同心激活“共治圈”,将各项友好服务延伸到辖区银行、美发店、餐馆、修车行等公共服务场所和社区(村),构建覆盖全域的“小憩驿站服务圈”,落地全区首个新就业群体“友好街区”。丰台街道开展新就业群体“学、提、促”转型发展行动,助力60名新就业群体获得中专毕业证书,为全市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提升工作提供示范。
统筹推进党建引领行业治理。在现有行业党委的基础上,指导区科信局成立商用密码行业党委,以党建引领促进商用密码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区委政法委、区市场监管局分别成立区保安服务行业党委和网约配送行业党委,以“抓行业抓党建、管领域管人群”为牵引,推进“两个覆盖”向保安公司、配送站点延伸。以党员骑手为突破口,通过“双报到、双融入”机制,鼓励辖区内20个美团站点向属地报到、骑手到配送社区报到,让更多骑手成为“食品安全监督员”和“友好社区小帮手”,进一步拓宽行业治理新路径。
锚定实际需求 凝聚“志愿先锋”新合力
打造丰台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健全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区委统一领导、社会工作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履职尽责、联动高效的工作格局。2024年全区实名注册志愿者42.6万人,数量位列全市第三,志愿服务时长8595.21万小时,累计全市第一;在首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赢得3金5银3铜,金、银奖总数获全市排名第一。在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2金2银,“永善劝导队”作为社区(村)志愿服务工作场景优秀典型,在全市进行推广示范。
推动志愿服务有机嵌入社会治理。实施“志愿服务+”工程,动员居民群众以参与志愿服务的形式管理自身事务、提供社会服务,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志愿服务共同体机制,挖掘医务、法律、救援、语言等专业技术特长群体的资源力量,引导各类专家、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的志愿举措与社会治理需求更加匹配。起源于右安门体协“大手拉小手”巡河活动的凉小鸭志愿服务队,成立一年就已拥有超过1600余名志愿者,过去一年共组织巡河活动500余次,同步开展环保巡河巡检活动200余次,服务时长1.8万小时、巡河里程2.3万公里,不仅守护着丰台每一条清澈的河流,更成为河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