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区永宁镇党委:“永事好商量”,同心促善治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延庆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10-10
为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延庆区永宁镇党委紧抓“宁·聚力”党建品牌建设,聚焦有事能商量、应商量、真商量、好商量,建立健全“永事好商量”基层协商议事机制,2024年镇党委选取吴坊营、北关等5个村开展试点工作。2025年在原有基础上,新增清泉铺、和平街等5个试点村,带动各村、社区以解决群众急切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目标,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践,全力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打造“能商量”的平台,党建引领聚合力。以建强战斗堡垒为基。镇党委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构建“镇党委-包村工作组-村党支部-党员”四级联动工作格局,对37个村、社区全面开展支部“体检”,扎实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凝聚治理合力为本。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将议事机制延伸至网格单元,引导多元主体参与议事,组建村“两委”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产业带头人等为成员的“说事顾问团”,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顾问团团长,村“两委”干部担任议事联络员,镇包片领导、包村干部担任议事指导员,分级分类协商问题解决办法。以畅通参与渠道为要。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依托村级会议室、群众接待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搭建线下议事厅,召开议事协商会议,试点村已开展议事协商活动150场次。
明确“应商量”的标准,支部带动精选题。走访寻题,聚焦群众反映事事记心。健全常态化访民情机制,村网格员、文化员等定点村内巡访,村“两委”干部定时入户走访,镇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定期重点探访,试点村先后走访入户2000余户次,收集原始意见建议1600余条。分类筛题,聚焦群众意愿时时用心。村“两委”干部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整理,将问题分为环境治理、邻里矛盾、产业发展等类别,确保协商有方向,议事有成效,累计筛选出有效议题130个。精准定题,聚焦群众关切处处尽心。按照小事快办、难事共办、长远事稳办原则,加大履职为民力度,村级发展的大事书记抓、扶贫帮困的急事“两委”办、影响和谐的难事老党员调,切实提高议事协商质效。
强化“真商量”的保障,全程跟进促治理。综合施策“办”事。采取“群众反映问题集中办、紧急问题随时办、敏感问题共同办、村级问题大会办、棘手问题协助办”的方式,联动镇、村各方力量,分类解决问题,做到事事有协商,件件有着落。2025年试点村先后为村民解决增设便民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等实际问题40余个。全程监督“促”事。坚决自觉接受村民监督,通过及时告知协商事项、解决方案、议事进程及通报重大事项办理责任人、办理措施、办理结果等举措,引导村民行使监督权,确保协商成果不仅“落地有声”,更能“开花结果”。回访调查“评”事。 建立健全回访评价机制,事项办结后,通过电话、上门、座谈等方式,召集相关受益群众进行满意度评价,及时总结经验,优化流程,形成“收集-协商-办理-反馈-评价”的完整闭环。
提升“好商量”的成效,党群连心办实事。促发展,办成“产业兴”的好事。将议事机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精准对接镇域产业规划。比如,孔化营村依托镇级“西菜东菇”产业格局,村内通过党员大会、村民大会等途径,多次议事协商,成立农业公司,推行“流转得租金+务工挣薪金+集体享股金”的“三金”利益联结模式,不仅有效盘活土地资源,更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2025年上半年农资集采服务收入65万元,蔬菜种植收入同比增长31%。惠民生,办好“百姓盼”的实事。坚持议事于民、议事为民,将“问题清单”变为“服务清单”。比如,吴坊营村通过协商议事机制精准捕捉群众发展所盼,推动专项行动全力办好民生实事,聚焦村级产业发展,村党支部积极探索“鱼菜共生”、中医药特色项目;聚焦村容村貌,党员带头“小蜜蜂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提升活动;聚焦村民休闲娱乐需求,扎实推进中医药特色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共服务村民2000余人次。解纠纷,办妥“矛盾纠纷”的难事。好事共商、难事共治,聚焦宅基地纠纷、邻里矛盾等长期困扰基层的“疑难杂症”,通过“干部劝、民主议、村民评”的“三步法”,让群众敞开心扉说事、心悦诚服调事,成功解决宅基地纠纷等矛盾38件,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截至目前,全镇接诉即办市、区两级考核成绩优秀。
下一步,延庆区永宁镇党委将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永事好商量”基层协商议事机制,努力推动基层治理在“能商量”的氛围中激发活力,在“应商量”的坦诚中凝聚共识,在“真商量”的智慧中找到出路,在“好商量”的实效中赢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