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区冯家峪镇: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显担当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密云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8-28
密云区冯家峪镇遭遇强降雨以来,道路尽毁,灾情不断升级,考验愈发严峻!镇党委政府再次发出紧急动员令,坚持党建引领,把救灾一线当作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刚刚从一线撤回的党员干部主动坚守职责,在各级党组织的有力领导下,再次下沉到最前沿,他们怀揣着更坚定的决心和更清晰的使命,在满目疮痍的险境中,用集体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责任与担当。
一、险境逆行,徒步索降
镇党委靠前指挥、科学调度,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路断了,人必须进去!”这是全体下沉干部的共同信念。面对比首轮进村更为严峻的路况,全体机关干部依据各村情况,兵分多路强行突进。4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徒步突击队,在泥石流风险区手脚并用地攀爬前行;5名熟悉地形的党员带领绕行分队,翻山越岭开辟迂回通道;7名年轻党员通过空中索降,精准降落在“孤岛”村庄。
密云区冯家峪镇组工干部候九红,既是村里的第一书记,也是包村干部。当看到自己所包的村被洪水围困,形同“孤岛”,她毫不畏惧,仔细检查好装备,毅然扣上索降扣,绳索在空中摇摆,她紧握钢缆,身影在天幕中急速下降,精准降落在村头唯一的高地上,随后,她立刻组织转移行动,将4名急需用药的群众转移到悬停的直升机上,被困的村民望着他们胸前闪耀的党徽,泪水夺眶而出。这些党员干部们汗水浸透了衣裤,沾满泥浆的背影,成了断路上最醒目的“红色坐标”。抵达各村后,他们不分彼此,协同作战,你查东户、我核西家,逐人确认安全,精准记录房屋倒塌、道路河道损毁、物资紧缺等第一手灾情。他们合力“抢”出的精准数据库,为后续救援点亮了明灯。
二、肩扛希望,送达物资
首轮物资已经消耗殆尽,后续补给成了救命稻草!全体党员干部深知自己肩头的重任。在下村摸清底数的同时,党员们冲锋在前,迅速化身“人肉传送带”,肩扛、手提、背驮,把食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送到村庄安置点。
密云区冯家峪镇机关党员张阎是本镇人,得知通往村庄的“生命线”彻底中断,他心急如焚。“我熟悉山路,我带武警兄弟走!”他主动站了出来。这是一条几乎被原始地貌和塌方掩埋的野径,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带领着武警战士肩扛上百斤的物资挺进。在齐膝深的泥泞中,他们跋涉了40公里,历经4个小时的徒步跋涉,当满身污泥、踉跄着将“救命粮”送达村口时,这不仅仅是物资的送达,更是希望的传递。
三、支部驻垒,合力筑港
把临时党支部建在安置点上,筑牢守护群众安全的“红色堤坝”。包村干部混合编组、就地驻守,在安置点迅速成立临时党支部,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设置党员责任区、先锋岗。在临时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下,党员干部们不分昼夜、轮班值守,细致排查安全隐患,严防次生灾害。同时,全力保障安置点基本民生运转,党员带头有序分发物资,组建党员服务队重点关照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为他们提供必要照料。通过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化精细管理,有效确保了安置点内人员安全,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生活秩序保持基本稳定,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冯家峪镇全体党员干部仍在党旗引领下坚守岗位,持续奋战在救灾一线。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使命,展现了党组织强大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及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过硬作风,他们是守护家园安宁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