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熊儿寨乡:以“红谷”精神 在防汛一线筑牢安全屏障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平谷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8-28
暴雨如注,街道成河,地质灾害风险激增!面对汛情严峻考验,熊儿寨乡党委一声令下,全乡党员干部、巡查员、网格员、抢险队,闻“汛”而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在风雨激流中筑起一道道坚实防线,在灾后修复重建中铺就一条条希望之路。
汛前绸缪织网格 防患未然保民安
熊儿寨乡立足“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将“防”字挺在前。乡党委成立防汛指挥部,将全乡划分为33个精细网格单元,300余名党员干部、巡查员、网格员、抢险队化整为零、嵌入其中,成为守护安全的最小“神经末梢”。村委会及熊儿寨中心小学集中转移点床位、食品、矿泉水等物资充足,确保满足转移人员基本生活需求。巡查员日夜轮值,23公里河道沟渠、13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6座水库塘坝成为他们风雨无阻的巡逻战场。
危急时刻挺在前 红谷精神薪火传
当暴雨预警升级为红色,转移命令就是冲锋号角。面对部分群众故土难离的犹豫,党员干部化身“贴心人”,逐户登门、耐心劝导,用真情融化坚冰。北土门村网格员郭飞飞在劝说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时,老人紧抓门框不愿离开。眼看雨势骤急,水位上涨,郭飞飞眼眶含泪:“大娘,家重要命更要紧!您别害怕,我一直陪着您……”8月4日那一夜,全乡安全转移安置群众624人,无一人遗漏、无一人伤亡。风雨中,党员徽章在胸前闪耀,成为群众心中最安心的灯塔。
安置暖流心头热 方寸之间情满园
临时集中安置点绝非简单容身之所,更成为传递组织温暖的“避风港”。乡党委抽调精干力量全力做好安置点群众服务工作,将“爱心、细心、耐心”融入服务保障的每一环节。服务队24小时值守,不仅保障热饭热水、干净被褥等基本需求,更关注细微之处,安排卫生院医生为老人进行健康检查,为情绪受扰的人员安排心理疏导,为慢性病患者配送急需药品。此外,服务队每天对安置点进行保洁消毒,全力满足群众卫生需求。点点微光汇聚,方寸之地升腾起家园的温度与力量。
风雨同舟聚合力 修复重建正当时
暴雨过后,满目疮痍,修复重建刻不容缓。乡党委以更高站位统筹谋划,带领党员干部群众清淤障、除隐患、复生产。全乡累计排查处置房屋、道路、水利设施等险情隐患110余处,为修复重建奠定安全基石。各村积极组织农技党员骨干深入田间,帮助果农抽水排涝,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用好用足防汛救灾专项党费,慰问因受灾严重而遇到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充分传递党的关怀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