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延庆区党建品牌实践案例丨儒林街道康安社区党委:“五事工作法”赋能社区基层治理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延庆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7-11

延庆区儒林街道康安社区党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红色网格”力量,以党员干部带动社区居民,共同打造可信任、可依靠的“红色港湾”党建品牌。推行“听群众说事、让群众议事、帮群众理事、向群众晒事、邀群众评事”“五事工作法”,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创新为民服务措施,不断提升社区党委凝聚力、基层党建向心力,为基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是听群众“说事”,共谋破题之道。社区党委立足民生痛点,以“书记牵头、听民所需、多方协商、社区办理”的方式,持续建立健全“书记接待日”“联动办理”“一问题一建档,一办结一销号”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入群众,将每月25日的书记接待日办公地点“搬”到社区大集,收集居民诉求,让居民的操心事有地说、有人听;社区“两委”班子针对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与社区民警、物业公司、党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等,通过召开会议、联合办公等方式,逐件研究、逐件落实;遇到难点堵点问题及时上报社区协助办理,确保民众诉求得到充分表达和全面落实,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

二是让群众“议事”,共建社区环境。依托“居民议事协商会”机制,每月召开一次议事会议,针对物业服务、保洁绿化、停车入位等各类民生问题,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并召集社区党组织、党员代表、楼门管家代表、物业代表、业委会代表等多个相关群体,共同商量对策、达成共识。今年以来,先后解决了社区楼道卫生差、东门积水点、社会车辆随意进入社区等12件居民烦心事,实现了居民反映诉求有渠道、问题解决有办法、工作落实有效果。

三是帮群众“理事”,共管公共秩序。社区党委压实“365入户”机制,配合建立党员楼门亮身份、亮职责、亮联系的“三亮”制度,为607名党员家庭安装党员家庭户牌,将党员纳入到社区网格体系中,统一管理170名楼门管家,进一步丰富红色网格力量。通过社区干部入户、社区党员入网,楼门管家入楼,精准掌握居民需求,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今年办理7件社区民生实事,接诉即办工单量由年均300余件降至75件,并创建“零工单”社区1次,“邻里互助、自我服务、共治共享、楼众同乐”氛围浓厚,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四是向群众“晒事”,共享服务资源。社区党委进一步完善“双晒”工作机制,通过“晒工作”和“晒服务”推动社区有座位、居民有感知。将惠民政策、文体活动、社区工作部署、便民活动等居民关心的热点内容,第一时间发布在公开栏、微信群、社区公众号等平台上,克服传统形式不活、受众率不广的弊端,切实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同时,开展“党员诚信承诺”活动,公开党员居民联系方式和承诺服务事项,方便邻里互帮互助;联系区医院、区地震局、区一幼等单位在社区便民大集开设专门服务台,提供法律咨询、理发等多项便民服务项目,开展早教、反诈骗、文明养犬、防灾减灾及自救等宣传活动,使居民们在活动中“享服务”“涨知识”。

五是邀群众“评事”,共评治理成果。建立治理事项落实情况居民评议评价机制,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民主测评大会,邀请居民对社区工作成效和工作人员表现进行评议,做到“社区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建立红色楼门微信群,由9名社区干部24小时在线响应,分片包楼到户,居民“线上评事”,参与社区建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民主监督体系,确保了居民意见及时收集与有效回应,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下一步,延庆区儒林街道康安社区党委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服务模式,丰富“红色港湾”党建品牌内涵,立足居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堵点,深入推进“五事工作法”,在为民办实事中淬炼信仰、凝聚力量,形成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上一篇:朝阳区机场街道南平里社区召开党建+网格”赋能基层治理暨“南朋友”网格员会

下一篇:西城区德胜街道以“三矩阵”驱动治理创新 聚众智擘画社区发展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