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党建引领聚合力 大兴区珺悦楼宇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大兴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4-30

珺悦国际是大兴生物医药基地辖区内集居住、商业、办公于一体的商住社区,自2014年建成后,因缺乏居委会自治组织,面临民生服务滞后与企业诉求响应不足的双重难题。集中表现在供暖系统故障频发,基础设施老化,楼前及商圈周边车辆秩序混乱等问题,给居民生活和企业经营带来困扰。

面对商住综合体治理这一基层治理新课题,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党工委坚持把组织建设作为破解治理难题的关键抓手,创新打造“红色治理引擎”。2020年,成立楼宇服务中心,实现治理破冰。2024年,深化党建引领成立楼宇服务中心党支部,构建起“生物医药基地党工委—楼宇党支部—企业党支部—楼宇党员群众”的工作链条,实现民生保障与企业服务双提升。

凝心聚力奏响“主题曲”。为切实保障珺悦国际商住社区居民及企业职工温暖过冬,楼宇服务中心党支部主动作为,以“早一步、进一步、再一步”的工作思路,奏响民生保障“主题曲”,精心描绘幸福生活“温暖底色”。早一步,筑牢供热基础。党支部组建供热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分工。针对小区供热管网使用年限过久,管线老化,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供热系统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以“找问题、查隐患、理思路、定措施”为原则,通过实地调研、入户走访、问卷调查、专题调度等多种方式,督促供热公司积极推进供热管网改造工程。历时两个多月,最终完成了对珺悦国际南北两个区域换热站的升级改造,涉及供热面积约32万平方米,惠及商户及住户3140户。进一步,夯实群众基础。党支部聚焦接诉即办工作,以“小切口”推动服务质量大提升。严格落实“三上门”与“领导包案”机制,对群众供暖诉求迅速响应、全力解决。同时,开展“访民问暖”行动及每月“逢五测温”活动,主动贴近群众,守护民生温度。2024年,党员干部带头走访居民200余户,企业商户30余户,网格员陪同供热公司入户1000余次,及时解决了居民和企业商户“急难愁盼”问题,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再一步,强化服务保障。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供热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居民、企业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用暖意识。同时,开展供暖“回头看”工作,对之前排查出的问题及时跟进回访,确保群众供暖效果。

奋进担当奏响“协奏曲”。“现在小程序能实时查看用水明细,成本控制更有数了。”园区餐饮店姚师傅指着手机上的“小鳗管家”应用程序说道。珺悦国际商住社区自2014年建成以来,许多居民和商户的水表因使用年限过长,表内水垢堆积导致计量偏差,出现不少用水纠纷诉求。楼宇服务中心党支部探索“三高”工作法,切实为居民和商户排忧解难。高速度反应,及时回应民生关切。第一时间组织党员骨干成立工作小组,多次召集物业公司、水厂召开专项调度会,广泛征求居民群众意见,经过多轮协商,最终决定对社区水表进行全面免费更换升级,并同步更新水卡,解决居民和商户实际困难。在水表更换过程中,主管领导多次深入现场督导,确保水表更换工作高效推进。高效率沟通,构建多元共治格局。依托“三长+N员”(一名楼宇网格长、一名物业网格长、一名楼门长和若干网格员)网格化治理模式,积极搭建沟通平台,通过电话、微信群、上门走访等渠道发布通知,告知商户、居民更换水表的具体时间、详细流程及注意事项,确保信息无遗漏,并耐心倾听并积极采纳合理意见。在更换水表的过程中,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电话等方式与物业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施工进度与居民、商户需求相匹配,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误解和纠纷。高质量服务,打造温馨园区环境。工作人员在更换水表前,以“人对人、表对账、账对系统”的方式,对社区水表全面核查并建立专项台账。更换时,仔细检查水管线路,严格按规操作,保障施工安全与质量。面对换表中出现的透支用水费等问题,工作人员耐心解释,得到了居民、商户的充分理解。历经一个月紧张施工,新水表陆续入户。目前,住户已更换约3050块,完成率99%;商户已更换62块,完成率100%。同时,针对商户水费计量难题,开发“小鳗管家”应用程序,实现用水数据实时监测和电子账单推送等功能。

务实笃行奏响“实干曲”。随着珺悦国际商住社区入住率持续攀升及周边商业业态多元化发展,电动车无序停放、电池上楼及商圈周边车辆违停等问题日益凸显。楼宇服务中心党支部坚持问题导向,巧用“加减乘除”法,构建起“整治—疏导—自治”全链条治理体系,切实提升区域综合治理效能。“加”装车棚,治标先治本。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走访”的方式,系统收集居民商户意见和建议,综合考量制定可行性方案。指导监督物业公司对社区空地进行规划改造,筛选电动车棚安装公司。经过多轮选址、丈量面积,最终在4栋楼前增设了车棚并配置了防火隔板。这一举措,既破解了“日晒雨淋充电难”的民生痛点,又消除了电池入户充电的安全隐患,受到了居民商户一致好评。“减”少停放,高压促规范。党支部统筹“三长+N员”基层网格力量,联动综治、城管组建专项工作组,建立“双清机制+定点值守+动态巡查”立体化整治体系,对楼前通道、商圈周边等重点区域实施分时分级管控。同步建立“物业规范引导+志愿者柔性劝导+执法刚性约束”协同机制,累计开展文明劝导500余人次,促使商户居民自觉规范停放电动车。“乘”势推进,宣教强意识。通过宣传教育“面对面”,警示提醒“点对点”的方式,联合物业、安全科、综治办等部门,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全面排查电动车安全隐患。同时,采取“巡查发现、严格整治、广泛宣传”三位一体的方式,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居民群众的安全意识。2024年以来,共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排查96次,发现问题18处,均已整改完成;开展主题宣传活动21场,发放材料3000余份,受众居民2000余人次。“除”患铸安,筑安全屏障。针对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联合城管、综治、安全科等部门开展拉网式排查,通过“巡查发现—宣传劝导—依法处置”的方式,综合运用现场宣教、限期告知等手段实现标本兼治。创新实施“门前三包+星级评定”管理模式,将“包车辆禁入、包规范停放、包隐患自查”责任情况纳入星级商户评价体系,引导商户从“被动管理”向“主动治理”转变。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联合执法5次、专项督查12次,清理违规车辆25台次,整改违停充电隐患12处,有效提升楼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上一篇: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三位一体”构建流动党员管理新格局

下一篇:门头沟区东辛房街道石门营新区一区探索社区“党建+”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