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两新"党建 > 正文
"两新"党建

朝阳区团结湖骑士团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动能”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朝阳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4-11

在党旗下凝聚,在流动中生辉。在朝阳区团结湖街道,骑士团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党支部已经成为社区治理中的一股“红色力量”。党支部的“红色骑士”们将志愿服务融入日常生活,为推动社区和谐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流”聚力筑牢流动堡垒。团结湖辖区共有快递员、外卖员434名,作为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党建试点单位,街道率先探索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提出“一体两翼”组织架构。“除了成立骑士团流动党员党支部,我们还依据实际情况同步建设了团组织、工会组织、妇女组织,让骑手们有组织有归属。通过党群服务中心党委统筹指导新就业群体工作,为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党建工作格局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骑士团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张玉泽介绍,党支部还探索骑士团党员信息库和排查更新机制,线上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建立涵盖家庭情况、从业状况等情况的流动党员信息库。线下,则是依托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三级组织,进一步细化数据台账。

2021年7月,团结湖街道骑士团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党支部正式成立。如今,党支部已经从最初的6名党员增至9名党员。为了提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精细化程度,将流动党员牢牢凝聚在党旗之下,党支部还创新建立实施流动党员流出地、流入地双向共管机制并实行定期报告制,联系流出地定期推送宣传当地政策、就业信息等内容。同时,让流入地党组织能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基本信息、思想状况等,真正做到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联通两地、共建共促,让流动党员“个个都在组织、常常参加活动、处处发挥作用”。

“四链共融”为党员赋能。新就业群体时间较为分散、工作地点灵活,如何确保“红色骑士”们流动不流学?骑士团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党支部通过“组织强基链、先锋示范链、服务保障链、治理融合链”“四链共融”工作法,实施“灵活赋能”教育培育工程,开展“一对一”结对帮学送学机制。因时因地、分层分类开展的各类学习教育活动,让流动党员的学习“触手可及”。为了解决流动党员学习难的问题,团结湖街道专职党务工作者与流动党员和骑手入党申请人进行“一对一”帮扶结对,以“红驿课堂”学习品牌为载体,推行“头雁领学+先锋带学+实践转化”模式,创新开展支部亮旗帜、党员亮身份、车辆亮标识、服务亮承诺等活动120余场。

“流动党员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找对应的专职党务工作者寻求帮助,包括党建教育和心理知识、生活常识等内容。”张玉泽告诉记者,“一对一”帮扶模式采用“一人一档,跟踪培养”模式,对于因工作原因没能参加学习的流动党员,党支部还定期组织开展“送学上门、寄书到家”活动,帮助流动党员及时“补课”。团结湖街道开发了便捷实用的“新心向融”小程序,设置了学习成长板块,制作课程、内容供党员在线学习,实现管理教育与先进理论有效覆盖。目前,平台累计发布学习类文章400余篇,点击率18000次。

双向奔赴注入“新”力量。如今,新就业群体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新”力量。骑士团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党支部积极引领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创新推出骑手担任“副楼长”机制、“新心向融”党建品牌、“新就业群体党建+为老送餐”模式等,开启一场充满爱与力量的双向奔赴。团结湖街道辖区快递员张代雷是团结湖“骑士团”团长,2023年在中路北社区第一党支部党员大会上,张代雷加入党组织,成为街道的第一个“新就业群体党员”。从一名优秀的新业态从业人员到一名中共党员,既是张代雷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过程,也是他和街道、社区“双向奔赴”的结果。

团结湖街道老旧小区居多,“爬楼送件”成为不少快递员的常态。为了让快递员们有个“歇脚”的地儿,团结湖街道利用闲置车棚打造出驿站,满足大家的充电、饮水等日常所需。除了增设驿站,街道和社区还开展慰问活动,为快递员和外卖骑手们送上关爱和问候。“无论是严寒冬日还是夏日酷暑,或者是平时的节假日,街道和社区都会随时和我们主动对接沟通,了解大家的需求。”张代雷说,“街道、社区为我们雪中送炭,让大家心里都暖暖的,也让我们平凡的工作更有意义。”按照“党建引领为核心、服务社区为抓手、融入治理为目标”的思路,骑士团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党支部结合大家走街串巷的职业特点,选派骑手担任居民楼“副楼长”,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治理。

一个骑士团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团结湖骑士团流动党员党支部的号召下,辖区的新就业群体成为社区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街道将继续发挥党支部的优势,通过党建引领,让新就业群体融入社会“大治理”,成为城市治理的新生力量。

上一篇: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凝“新”聚力 扎实推动“两新”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下一篇:西城区陶然亭街道:陶然小哥“新”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