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什刹海街道以“四个深化” 提升党建引领工作质效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西城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1-26
为进一步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助推地区高质量发展,什刹海街道工委坚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理念、方法和载体,着力激发各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力,有序推进精细化治理走深走实。
一是深化议事协商,让群众诉求路径“更通畅”。遵循“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的理念,以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为着力点,突出民主协商、群众参与的工作重点,为议事协商搭好“平台”。探索通过向前一步的方式,针对辖区接诉即办重难点案件、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群众负面情绪大等重点关注问题提早反应,做到未诉先办。依托“胡同茶馆”“海言工作室”“小板凳议事厅”“前海聚议亭”“胡同智汇坊”等议事空间,倾听各方来言,畅通诉求渠道,同时,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协商讨论,进一步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动力,议出了基层治理新气象。
二是深化基层治理,让地区治理成效“更显著”。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针对违法建设、堆物堆料、停车治理等难题,借助社区网格组织、党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驻区企事业单位等力量,织密为民服务网络,推动难题共解,协同共治。深入探索党建与文化有机融合、互促共进的发展机制,切实把组织活力、文化活力转化为地区发展活力,以良好的发展状态进一步带动社风、引领民风。截至目前,涌现出柳荫街“三融合”、“白米HUI”、西海党建“绣花针”、爱民街“红色治理”、“文化鼓西”等基层治理经验做法,地区整体环境向稳向好,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普遍增强。
三是深化教育管理,让党员先锋羽翼“更丰满”。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任务。比如,辖区后海社区及后海西沿社区党委把握党员教育课题,聚焦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强化制度执行,为党员系牢思想“卡扣”,引导党员发挥先锋作用,提升服务意识,用“小积分”激活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大能量”;辖区内“海之星”等志愿服务队积极引导党员力所能及为地区群众提供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服务活动,进一步强化人文关怀,更好地满足地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是深化共建合力,让区域联盟色彩“更多样”。前铁、苇坑、西巷社区党委注重强化组织合力,借力区域化党建工作,将区街相关单位以及驻区单位等资源力量紧紧联系在一起,推动实现“单兵作战”向“协同善治”转变。按照条块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统筹整合党建资源,通过多样化组织形式、全员参与、共驻共建、统筹联动、协商合作的运行机制,唱好“群英会”、打好“合力牌”,涌现出“新社联”“新乐联盟”“红墙融治汇”等共建组织,更好地激发了党建活力,使党在区域空间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助力基层治理取得更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