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旧宫镇:“六小六大”工作法 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大兴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1-16
大兴区旧宫镇党委积极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模式新路径,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和平台作用,创建“六小六大”工作法,创新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
加强组织建设,“小单元”实现“大引领”。大兴区旧宫镇现有快递外卖网点25家,从业人员600余人,其中党员小哥6人。镇党委成立大兴区第一个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党支部,6名党员全部纳入组织管理。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联合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志愿服务队等各类社会组织,建立妇女之家、团支部,推动600余名小哥全部加入工会。设置“小哥心愿墙”,征集减免房租等微心愿100余个。动员群团组织、非公企业认领小哥微心愿事项,开展送微波炉、免费体检、职业培训等暖心活动31次,1500余人次参与。通过“指尖课堂”组织新就业群体培训,部分代表列席镇党代会、人代会,为地区发展建言献策,激发新就业群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聚焦资源整合,“小站点”构建“大阵地”。根据小哥活动范围和个人需求,在商圈等重点区域建立5个暖心驿站,累计为2.1万人次免费提供休息、如厕、饮水等服务。依托34个社区建立服务新就业群体及家庭的“服务窗口”,130余名社区志愿者成立小哥“后援团”,提供即时咨询,困难帮扶服务。整合辖区文明实践站所、银行等可利用空间资源90余个,确保小哥热了有场所纳凉、冷了有地方取暖、累了有驿站歇脚。深化“小哥事项党员代理”机制,创新实施新就业群体“诉求全线通”,开通“书记快速便民热线”,发放“联系卡”,以小哥诉求为“哨声”,收集并解决新就业群体子女托育难、房租负担重等问题诉求70余个。
坚持共治共享,“小积分”激发“大融入”。建设“志愿旧宫”线上积分平台,量化小哥的参与度、贡献度,优化活动招募、表现记录、积分评价等功能,120名小哥及家属成立6支“小蜜蜂”志愿服务队,参加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拉家常议事会,参与包括社区环境整治、安全检查、义务授课、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3600余次。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双认证”机制,将积分与企业内部评价机制挂钩,韵达、京东向受到镇党委表彰的快递员给予奖励。每季度举办积分兑换活动,在全市首次拿出现金进行兑换奖励,最高发放2000元现金奖励,让小哥有“真金白银”的获得感。
鼓励企业参与,“小卡片”提供“大服务”。从解决新就业群体衣食住行需求入手,辖区内48家企业组成“快递外卖小哥服务联盟”,制作发放爱心服务卡,提供包括家政、生活、医疗、休闲、就餐等各类折扣或免费服务2000余次,服务集聚让新就业群体享受城市便捷。发挥文化“明心、育人、善念、正行”功能,举办全市首届“小哥节”,出台关心关爱“十条”举措,引导新就业群体签订“尚德公约”,开展非机动车“合德线”规范停车活动,让新就业群体在劳动中感受文明,在文明中享受劳动的快乐。
注重典型带动,“小人物”诠释“大榜样”。将新就业群体纳入表彰范围,推选3名快递员入选;在小哥中培养选树参与社会治理的标杆,推选京东快递员刘伟鹏家庭等3户旧宫镇“最美家庭”,刘伟鹏作为“最美家庭”代表向全国妇联调研团汇报。广泛宣传新就业群体先进人物事迹,示范带动新就业群体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实现从“单边发力”向“双向奔赴”的转变。
建立长效机制,“小目标”撬动“大治理”。开展“新蜂行动”,发起“九个随手做志愿”活动,成立6支“小蜜蜂”志愿服务队,围绕“市容随手拍、问题随手报”等9个随手做志愿任务,形成“志愿者直报,各部门速办”的网格工作新机制。建立新就业群体与社区定期联系制度,拓展党建阵地,共享活动阵地,联合组织开展活动,引导党员到社区报到,助力社区“未诉先办”,带动社会面治理提升,群众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