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朝阳香河园西坝河西里社区党委创新推出“六五五”工作法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朝阳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0-12-02

沿着七圣路右拐进入北三环东路辅路,就是朝阳区香河园街道西坝河西里社区的辖区范围。再往前走100米,就到了西坝河西里社区的阳光小院。

透过精致的栏杆围墙,“阳光小院”四个多彩艺术字若隐若现。走进小院内部,环境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还有不少居民在院子里遛弯散步。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里却是一处环境脏乱、邻里不和谐的“问题小院”。

这其中的改变,得益于“阳光小院”的“六五五”工作法。2018年,西坝河西里社区党委充分发挥阳光小院所在的第五党支部力量,以居民身边的“小、急、难”事为突破口,探索出“党员带头建队伍,党群议事创机制,支部协同多方力量”的基层治理工作法,让昔日老旧小院通过共治、共建、共享,变成幸福港湾。

建队伍 整合力量聚合力

阳光小院建于20世纪80年代,共有24号、25号两栋楼,是一个紧邻三环的独立小院。以前的小院设施陈旧、物业管理缺失,加之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途径三环的行人、车辆随意穿梭,安全隐患堪忧。在不少居民眼中,阳光小院一度失去了“阳光”滋润的温暖。

2018年,老党员肖桐燕担任第五党支部书记后,同支部的其余40多名老党员一起,着手摸清小院“家底”。小到院墙角落里破损的一砖一瓦,大到违建难题,肖桐燕都一一记录并整理在册,同时针对这些问题,第五党支部组建起了共建共治、治安调解、公共卫生、社会福利、文体教育、物业管理六个工作组,支部党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让小院的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理、有人做。

24号楼楼长张金明是治安调解工作组的主要负责人,从2018年开始,张金明便和小院的其他20名党员开始了门岗值守和日常巡视工作。张金明号召小院的每位居民办理“出入证”,利用“一人一证”的“霹雳手段”,高效且快速地解决外部人员随意进出小院的难题。“‘出入证’的管理方法还是很有远见的,不仅解决了当时的问题,门岗值守安排的延续和居民们两年来形成的习惯,切实为今年疫情防控打下了坚实基础。”香河园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两年多来,第五党支部不仅吸纳了10余名新党员的加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更是让越来越多的在职党员、居民志愿者加入到楼院打扫、邻里调解纠纷、停车管理等工作中来,自治的合力不断凝聚起来。

搭平台“五心”议事暖人心

2019年初,在香河园街道工委的指导下,第五党支部把小院内部的闲置边角地改造成红色议事厅,搭建居民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全心为民、热心助民、悉心便民、愉心乐民、丹心惠民”的“五心”议事原则,开辟联系群众、优化决策、化解矛盾的新途径。

小院场地有限,停车管理是难题。作为重点议事专题,党支部的党员们多次召集居民商讨解决办法。

熟悉车辆数目,是破解停车难的第一步。党员们利用两周时间,走访178户居民,挨家挨户发放停车需求调查表,填写车辆信息,统计出小院内居民的84辆车的停车需求。同时,组织安排志愿者在小院内施划出24个停车位。随后,在议事协商会议上,第五党支部和84辆私家车的居民代表共同商讨决定,停车位不卖不租,采用“先到先停”原则,共同做到停车规范化。“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小院的停车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小院居民王伟说。

“议事厅每月定时召集居民召开议事协商会议,商议的都是和居民息息相关的事。”西坝河西里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从红色议事厅建立以来,围绕堆物堆料、安全管理、垃圾分类等主题开展了多次议事协商,居民也养成了“有什么事来议事厅”的好习惯,“阳光小院一家人”理念根植于居民心中,邻里之间和谐融洽,大院情重新回来了。

听民意 五方协同解民忧

为使小院治理效果更好,解决问题渠道更加多元,第五党支部凝聚单元格委员会、物业企业、小院物管会、小区居民,“五方协同”共同发力,做到“人在院中走,事在院中办,难在院中解”。

25号楼的东侧是小院居民晾晒衣物的公共场所,以前步道出现破损,高低不平,遇到下雨天,坑洼之处积水泥泞,更是难以行走。“很多居民跟我们反映后,我们去和物业以及社区沟通,没过多久就完成了步道修缮。居民晾晒衣服方便了,老年人出行也安全了。”肖桐燕自豪地说。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这个昔日的老旧小院,在党组织的凝聚下,正在焕发出新的光彩。

上一篇:西城区突出抓好“三个关键点”实现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三个提升”

下一篇:海淀区上庄镇多举措推进垃圾分类弘扬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