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坚持“三个导向”不断提升组织工作质量和水平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门头沟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09-11
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召开后,门头沟区第一时间召开区委常委会议进行传达学习研讨,并组织全区组织系统深入学习会议精神,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相结合,对标对表新时代组织工作新要求,抓学习、明方向,抓重点、谋长远,抓基础、补短板,推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转化为京西发展的生动实践。
坚持需求导向谋长远,着力加强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拓宽视野“选”,制定“关于发现储备和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实施方案”,通过开展专项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措施,加强逐人分析识别,并按照近期、中期、远期培养规划,分类建立173名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为地区发展储备干部。精准培养“育”,深入研究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建立上下联动、长期关注的接续培养机制;统筹抓好战略人才储备班、公务员入职培训班等工作,促进年轻干部全面提升能力素质。全面从严“管”,坚持全方位、全过程跟踪管理,制定“一人一策”培养方案和“成长档案”,并建立年轻干部履职“负面清单”,保持“一池活水”。大胆选拔“用”,分批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低收入精准帮扶等关键岗位和急难险重任务接受历练;加大跨领域、跨部门提拔交流力度,破除论资排辈、打破隐性台阶,推动年轻干部用当其时、才尽其用。
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着力夯实农村党建后备力量。扩大“选”的渠道,针对当前农村党建工作“力量不足”和“两委”干部“后继乏人”等问题,在总结试点工作基础上,率先面向全市公开招录农村党建工作助理员,通过笔试、面试、考察等7个环节,确定95人进入队伍,全部为中共党员,平均年龄34岁,本科以上学历占46.8%,吸纳外出务工的本土优秀青年53人。规范“管”的要求,制定“农村党建工作助理员管理办法”,明确选用标准、选用程序、工作职责、管理考核、待遇保障、发展培养等“六个规范”要求,并建立动态调整退出机制,确保队伍结构优、数量足。强化“用”的导向,将助理员纳入区级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开展到机关挂职、优秀村实训等方式加强实践锻炼;对表现优秀的助理员作为组织推荐人选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着力打造一支“选得出、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村党建工作力量。
坚持目标导向提素质,着力打造红色京西特色课程。突出“一个主题”,坚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深挖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展示地区“一腔血”的历史奉献和“讲奉献、争第一”的精神品质。建立“四个模块”,通过“京西山区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平西交通联络情报站、美丽乡村建设”等现场教学,引领干部感知初心、再悟使命,践行初心、勇担使命,坚守初心、忠于使命,不忘初心、传承使命。实施“六个一工程”,本着“可听、可见、可感触”的原则,实施“一条红色教育路线”“一套红色教育书籍”“一册红色影音教材”等“六个一”红色教育工程,努力实现“红色文化感己感人”的教育实效,切实增强干部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