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坚持近距离、多渠道、多侧面考实考准干部
文章来源:海淀区委组织部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17
海淀区委组织部认真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的有关要求,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严把“入口关”,坚持近距离、多渠道、多侧面考察干部,确保全面了解干部、准确识别干部、科学评价干部、合理用好干部,为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把好脉”。
近距离接触,全面了解干部。一是时间安排充足,确保谈深谈透。结合被考察干部所在单位、部门和涉及谈话人员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谈话时间。针对系统工委、法检等人数较多的单位,适当延长考察时间、扩大谈话范围,如有需要则进行延伸考察,与熟悉干部情况的谈话对象重点谈,与干部相关的部门深入谈,确保了解考察对象各方面的表现。二是谈话对象全面,确保谈通谈细。与单位主要领导谈,了解干部的品质情怀、干事创业能力;与中层干部谈,了解干部的日常表现、沟通协调能力;与基层干部谈,了解干部的脾气秉性、工作生活作风;与干部本人谈,了解其成长经历、优点和不足。三是综合分析客观,确保谈准谈实。考察谈话结束后,考察组成员及时向考察组长汇报谈话情况,结合考察对象的工作履历和岗位特点等,分析考察对象的特点,使考察对象的形象从“平面化”变“立体化”,从而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考察报告,避免出现“粗看谁都像,细想不知谁”的情况。
多渠道考察,准确识别干部。一是从学习座谈中看党性。通过分析干部在处级干部轮训、民主生活会、座谈会等活动中的表现,掌握干部的思想情况,特别是对现实问题的态度立场和见识见解。二是从重点工作中看能力。通过年度考核、专项调研等方式考察干部在中关村核心区建设、创建文明城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全区重点工作中的表现,了解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三是从急难险重任务中看担当。通过了解干部在关键时刻、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时的表现,考察干部的责任感、应变能力和担当意识。四是从群众评价中看口碑。深入基层,听取基层党员及群众对干部的评价,了解干部的工作作风、业务能力和日常表现,更了解到干部“八小时以外”的人际交往和生活情况,有效发挥“群众公认”这把尺子的作用。
多侧面掌握,科学评价干部。一是前移审核关口。在动议环节就提前介入,严格审核提名人选的档案,重点把关“三龄两历一身份”。档案存疑的,一律不得作为提名推荐人员。二是实行“凡提必查”。严格审核提名人选的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把核实结果作为评价识别干部是否忠诚老实、是否清正廉洁、是否“带病”的重要依据。三是突出廉政把关。建立组织部与纪委等监督机构关于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在干部提拔前重点了解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加大调查力度,对涉嫌违纪违法的,将问题线索移交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处理。
下一篇:石景山区三项措施做好干部援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