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三个注重切实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
文章来源:石景山区委组织部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8-07
近年来,石景山区把党性教育放在干部教育培训中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模式化设计、多元化形式、机制化运作,切实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
注重模式化设计,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一是设计“集中学习+党性课堂”模式。围绕从严治党新常态,举办了党建专题研讨班,全区处级单位的75名党委(党组)负责同志参加培训,通过培训强化了党组织书记管党治党责任意识,凝聚了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最大战略和最大法宝的共识。同时,在其他主体班中专门设置党性教育模块,开设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解读、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风廉政建设等党性课堂专题,使党性教育转化为对党的忠诚教育。二是设计“原著导读+红色课程”模式。在主体班中推出经典理论原著导读,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党史二卷》等,注重以理服人、以史鉴人,引导领导干部廓清迷雾、看清趋势、不忘根本。同时,充分挖潜内部资源,自主开发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四讲“红色基因”系列课程,把红色基因作为我区建设精神家园的“根”和“魂”,切实增强了党性锤炼实效。三是设计“党性分析+学员论坛”模式。在党校主体班中开展党性分析,召开组织生活会,学员深入剖析自己在理想信念、工作作风上的差距和不足,引导他们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同时开展“每周一主题”学员论坛,以研讨为纽带,及时跟进理论学习及党性修养内容,深化领导干部对党性教育理论层面的认识,通过交流碰撞,强化党性观念,巩固党性教育的成果。
注重多元化形式,增强党性教育的实效性。一是典型教育提升说服力。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道德示范作用,通过邀请道德模范现身说法、组织聆听先进事迹报告会、观看先进事迹光盘等形式激发领导干部“见贤思齐”的内生动力。同时,注重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通过课间播放廉政短剧、结业参加廉政测试等形式,增强领导干部党纪法纪观念,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二是现场教学提升感染力。挖掘建设干训基地,拓展和延伸培训课堂,组织学员学员到革命旧址旧居、烈士陵园、革命战争遗址、区内现场教学基地等开展现场教学,通过体验式教学、激情教学等形式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党性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鲜活力。三是领导干部上讲台提升影响力。将领导干部上讲台作为开展党性教育的重要形式,坚持党委(党组)负责同志层层讲党课,将领导干部能否讲党课、讲党课的效果作为检验领导干部自身党性修养的重要标准,确保学员在领导干部自身党性修养的成果中受教育、得提升。同时组建了离退休老干部讲师团,通过老干部讲党性、传经验、忆传统,实现知识的灌输与经验的传承有机结合。两年来,共有70余名领导干部上讲台讲党课,共有20余名老干部上讲台讲课。
注重机制化运作,增强党性教育的科学性。一是健全从严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中组部关于学员管理的相关规定,实行桌牌考勤、考勤公示等制度,用严的纪律确保学员处理好工学矛盾、静心学习,努力在“严管”之中锤炼党性。两年来,在党校的主体班中学员出勤率达90%。二是建立考核长效机制。结合学员理论学习、实践研、党性锻炼、学风建设和出勤情况进行百分制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同时在培训班结束后,组织培训班的班委会成员、班主任老师开展座谈,听取意见,了解青年干部在学习生活中的实绩表现,并将表现突出的青年干部反馈给其所在单位,坚持跟踪了解,双方共同做好培养管理工作。三是建立班级自我管理机制。在主体班中成立临时党支部,制定“班级公约”、“支部活动计划”、“班委工作职责”等制度规范,组织开展主题党日及支部研讨等活动,在实现学员自我管理的同时,增强学员的主动性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