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通州区破解三难题接力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不掉线”

文章来源:通州区委组织部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7-17

通州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解决流动党员“离乡即离党、流动即流失”等方面问题,接力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不掉线”。

因地制宜,破解管理“离线”问题。由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在流动人口聚居的村(社区)开展拉网式摸排,严格核实流动党员身份。梳理汇总后,因地制宜制定联合管理、就地管理等措施,确保流动党员“有家可回”。台湖镇党委为摸排到的139名流动党员建立电子台帐,根据其从事职业,与行业协会、园区党建中心等进行联合管理。马驹桥镇党委将流动党员就近纳入居住地村(社区)党支部“托管”,并将“北京手机党校”接收人员覆盖到部分流动党员,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针对需求,破解服务“缺位”问题。一方面,结合流动党员培训、就业需求,整合村(社区)及楼宇等远教资源,有针对性地组织行业技能、投创融资、京津冀一体化等方面培训。梨园镇隆孚大厦党支部每月组织楼宇内30余名流动党员参加1次集体学习,每半年讲1次党课。截至目前,共组织流动党员学习培训400余人次。另一方面,针对流动党员生活需求,要求各村(社区)党支部建立优秀党员与流动党员“结对子”机制,帮助协调解决法律维权、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方面困难。台湖镇党委在流动党员聚居的胡家垡村、外郎营村等成立了10个“流动党员之家”,建立了30个帮扶对子,服务流动党员200余人次。

搭建平台,破解长期“隐身”问题。一方面,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活动,引导流动党员根据自身情况认领服务项目和岗位,参加居住地各项活动。永顺镇党委为便于流动党员灵活参加活动,构建了“党员一小时义工”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共带动50余名流动党员参加“一小时交通协管”、“一小时扶老帮困”等服务活动。另一方面,鼓励流动党员参与流动人口管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马驹桥镇党委将流动党员编入党员责任区,协助支部做好流动人口排查登记、教育引导、政策宣传等方面工作。在群租房整治工作中,组织流动党员成功疏导126名流动人口搬离安全隐患较大的群租房。

 

上一篇:密云县推行“党员值班”制

下一篇:通州区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集体宣誓活动,切实加强党团队员理想信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