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东城区南锣鼓巷地区联合党委“党建三化”引领地区科学发展

文章来源:东城区委组织部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2-04

随着南锣商业区知名度不断提升,商业业态相对滞后、文化资源挖掘不足、历史风貌保护不力和道路拥挤、噪音扰民、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为突破瓶颈制约、推动持续发展,交道口街道工委探索建立“组织引领、政府支持、多方共建、居民参与”的工作格局,改变了简单政府投入或商业开发的传统模式,探索出一条破解中心城区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商业建设和谐发展的新途径。

一、“区域化党建”凝聚发展力

大海航行靠舵手。党组织要引领带动区域实现发展,关键要提升自身的领导力和凝聚力。按照“1+5+x”模式,构建起以南锣鼓巷地区联合党委为核心、4个社区党委和南锣鼓巷商会党支部为基础、驻地单位和企业党组织为参与主体的组织体系,形成了地区各方共驻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联合党委书记由街道工委副书记担任,副书记由南锣鼓巷商会党支部书记、南锣鼓巷社区党委书记担任,委员由菊儿、鼓楼苑、福祥3个社区党委书记和中央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北京东方嘉诚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担任,设立联合党委办公室作为日常办公机构。联合党委每季度定期召开会议,在经济发展、业态调整、社会建设、环境治理、安全维稳等各项具体工作中先期介入、中期协调、后期监督,及时协调各方利益。党的组织实现全覆盖,党的组织工作延伸到每个领域,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各方面人财物资源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区域发展才能有得抓、抓得起、抓得实、抓得好。

二、“制度化党建”打造发展极

发展进入新常态,破解老难题、启动新引擎迫切需要科学有效的制度来保障。在行政管理层面建立政府支持机制,街道办事处联系文化、文保等职能部门,对涉及风貌保护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协调城管、环卫等部门,建立地区环境和无照游商治理长效工作机制,依托街道社会服务管理分中心,发挥网格“七种力量”作用,维护地区治安稳定,协调相关部门对地区业态状况开展调查研究,从财政上提供必要支持。在商业管理层面建立多方共建机制,与东方嘉诚公司党支部合作,积极探索党组织引领下的企业运营模式。在南锣商户中实施“双培养工程”,即:将政治优秀、热爱地区建设发展、具有一定实力的商户培养成品质商户,在此基础上将品质商户培养成为党员商户,发挥其在产业引领上的示范效应。积极协调中央戏剧学院党委等驻地单位党组织,通过举办惠民演出等方式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在社区管理层面建立居民参与机制,在协调居商矛盾方面,通过举办“社区茶馆对话会”等“开放空间”讨论形式,建立居商平等交流的工作机制,在社区服务方面实行“公众参与社区治理”模式,发动居民全程参与社区服务的决策、开展和实施过程,满足多层次、个性化需求。党政商民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更有动力。目前,南锣鼓巷模式不但为自身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更通过其吸引力和扩散力辐射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快速发展,百年老街正越来越焕发出青春活力。

三、“效益化党建”拓展发展点

党的建设与区域经济、文化、社会、民生发展互为载体、互相促进,党的建设成效首先要体现在推动发展上。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与东方嘉诚公司党支部合作完成了《南锣鼓巷调研成果及可行性报告》,制定了《交道口街道社区发展规划》和《南锣鼓巷保护与发展规划》以及“南锣鼓巷业态指导目录”、“南锣鼓巷商户装修规范”等指导意见。整合辖区闲置房产、楼宇资源,引进符合地区产业特点的企业23家,注册资金2.8亿元,南锣鼓巷被评为中国特色商业街。在繁荣地区文化方面,完成了“胡同—四合院身份证工程”,对150处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度挖掘,完成了南锣鼓巷3D电子沙盘一期工程。南锣鼓巷戏剧节等活动知名度进一步提高。2011年南锣鼓巷荣获“亚洲都市景观奖”,并在“北京影响力”评选活动中获“影响百姓生活十大品牌”大奖。南锣鼓巷商会被全国工商联评为“2014年度商会工作十佳服务典范”。在促进地区社会和谐方面,通过举办“和谐南锣”开放空间讨论等活动,制定了《南锣公约》,增进了居商沟通,化解了矛盾。发挥南锣鼓巷商会、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作用,配合政府职能部门规范经营秩序、参与群防群治,有效遏制了无照游商蔓延趋势,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在服务民生方面,进一步凝聚了各方力量,参与地区建设。目前,5811党员志愿服务队、老街坊邻里互助合作社等特色服务项目深受欢迎。

 

上一篇:平谷区“四突出”确保乡镇党代会年会开出实效

下一篇:顺义区层层传导压力落实党委主体和纪委监督“两个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