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大华山镇积极打造基层治理积分制新模式力促“双基”建设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平谷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0-11-18
平谷区大华山镇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建引领核心,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双基”工作,创新探索基层治理积分制管理模式,推动建立“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顶层设计确定全镇试点方案。
为使基层治理积分制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华山镇党委政府扎扎实实做到“五步走”,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收集各科室各村建议,多次座谈研讨,反复论证,最终形成大华山镇基层治理积分总体方案,方案中包括积分规则、积分运行路径与积分监督管理办法。
2.大峪子村试点先行。
在全镇总方案的基础上,大峪子村结合自身特点,征询多方建议,经过村干部会、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会多次研讨通过,制定出大峪子村自己的积分“小宪法”。
“小宪法”包含3大主要内容:正向加分34条,负向减分14条、曝光清零10条,每一条都赋清分值,让村民明明白白加减分。最终,积分排名作为发放村级福利、评先评优、推优入党的重要参考。
大峪子村利用镇级积分平台——大华山基层治理积分制系统,为村内每一位年满十八周岁的居民设立一个“积分账户”。聘请第三方开展积分赋分工作,负向减分与正向加分及时更新至积分系统,居民可以通过积分系统查看所有加减分明细,积分账户内的积分可作为自由消费的抵扣金。
积分我参与,村庄共建设。积分落地之初,参与率就达到了96.8%。周周巡查,周周广播;积分明细月月张贴公示。目前,参与村民总积分达到13万余分,其中3.2万余分由村民兑换出了等值商品。
12345缠访闹访等不合理诉求少了。10月份,村内统一对占用公共空间的树木开展专项清除整治运动。村民刘某因不满自家私种的树被砍,一天内拨打4个12345投诉电话,村委会工作人员随即按照积分规则对刘某进行劝解,指出私自种树占用公共空间以及同一事件反复拨打12345均属于扣分的行为,村民刘某反复思考,认同村委的处理结果并不再拨打12345电话。
村庄越来越美了。经过三个月的积分管理,大峪子村的问题点位越来越少,整改率越来越高。问题点位由从前每周的100多个下降到每周10余个,整改率也由最初的13.19%上升到现在的74.47%,7周内整改率上升了60%。村民主动配合,积极参与村庄建设。村内广播开展清理侵街占道树枝的整治行动,积分手册内明确规定“自家果树侵街占道扣3分”,村民便主动修剪自家果树。全村60余公里田间路全部清理。
志愿服务越来越多了。不仅如此,参与志愿服务的群众越来越多了。积分实施至今,大峪子村义务帮扶、月末大扫除等11项加分项目共计300余人次参与,累计加分达2537分,群众参与率由之前的1.3%上升至现在的83.3%。10月31日,大峪子村开展田间路枯枝落叶清理活动,共有126名村民参与,其中群众105名,远远超过党员、干部的数量,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热情高涨。
3.筑夯基础建“镇域积分新模式”。
创新工作理念,实施积分管理,大华山镇的大峪子村积分制管理试点成效显著,激发了基层组织力,党政服务力,村庄凝聚力,村民行动力,实现了乡村由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的本质性转变。
下一步,大华山镇将启动第二批、第三批积分试点村,在次年1月底实现全镇积分制管理,构建镇域积分管理“大社区”,激发乡村活力,实现乡村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