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昌平区霍营街道“四发动、四到位”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昌平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0-08-20

自《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霍营街道工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从街道、社区、楼门和居民四个层面开展动员,抓实源头分类、桶站建设、宣传指导、及时清运四个方面工作,形成“四发动、四到位”工作机制,全方位推进垃圾分类落地见效。

一是党建引领、四层发动,积极做好社会动员。在街道层面,成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用好“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查找问题、补齐短板。在社区层面,依托社区“五方共建”工作机制,发动社区“两委”干部、物业公司、社会组织、业委会等各方力量,共商共议,及时统筹协调解决辖区环境治理等共性问题。在楼门层面,利用片区议事会和“双服务四签到”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志愿服务,迅速实现宣传覆盖和工作覆盖,将垃圾分类家喻户晓。在居民层面,通过党员联系户、居民代表联系群众和“霍营管家”志愿服务机制,广泛发动社区全要素参与,引导和督促社区居民自觉主动分类、正确分类投放,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二是多方参与、四个到位,抓实垃圾分类工作。源头分类到位。充分发挥“霍营管家”机制优势,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开展爱国卫生月、环境治理等活动,引入智能回收设施,引导和督促居民实施垃圾分类,推动垃圾源头减量。桶站建设到位。及时协调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等成员单位精心选址,共建成标准化的垃圾桶站145组,大件、建筑垃圾点24个,购置分类垃圾桶400只,更新标准垃圾桶2963个。逐步推进垃圾桶站监控设施建设,实现24小时投放过程监督。分类指导到位。发挥片区议事会和“双服务四签到”机制作用,发动志愿者、报到党员、“霍营管家”843人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和指导,抓好桶前值守(看桶、守桶、护桶)培训,通过定岗定责、“定时定点”投放,规范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及时清运到位。街道工委通过“街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协调督促北京环卫集团定时及时清运垃圾,确保垃圾不积压,不遗撒。

三是全民行动、共领时尚,垃圾分类成效初显。垃圾分类条例实施以来,霍营街道通过广泛宣传,层层发动,垃圾分类工作开局良好。辖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家家户户垃圾分类习惯不断养成,垃圾分类指导员在居民心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辖区19个社区和644家社会单位全部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率达到90%,桶前值守率为90%。通过辖区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截至7月底,共清运生活垃圾8150.1吨,同比减量3120.8吨,清运餐厨垃圾737.64吨,厨余垃圾分出率累计达15%。

上一篇:石景山区八宝山街道“三个好”推动做好垃圾分类“关键小事”

下一篇:丰台区统筹做好垃圾分类和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