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顺义区北小营镇东乌鸡村“三心”开新局,党建活治理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顺义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2-11-02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村党支部以自身建设为抓手,夯实文化驱动作用,提升村庄综合治理能力,引领村庄实现蝶变,先后获“首都文明村”“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北京市农村工作先进集体”等近30项荣誉。

二、做法和成效

东乌鸡村党支部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优化基层治理的“红色引擎”,通过抓基层队伍、抓民生实事、抓文化浸润,不断夯实公仆心、谋实责任心、浇铸进取心,绘就美丽乡村画卷。

(一)头雁领筑公仆心,夯实基层堡垒“初心”

选优配强班子。抓好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坚持“老中青”相结合,多渠道选育人才,“两委”平均年龄48岁;储备年轻后备干部2人,学历水平均大专以上,实现了梯次培养。狠抓作风建设。坚持“工作讲原则,生活讲风格”,创新推出“新春团结会”和“周一例会”,组织村干部开诚布公讲意见,在民主交流中奠定团结互助的工作基调。探索村级干部AB岗制度,保证干部既能各司其职,也能在突发情况时顺利补位,保证为民服务不断档。激活党员队伍。以“村之四训”作为发展党员重要标准,5年来,共发展年轻党员4人。结合“1+1+15”工作模式,构建“党建+网格”乡村治理格局。村口设立党员承诺公示栏、门前悬挂党员户牌,激发党员的先进性和为民心。18个“1+1+15”工作组,对全村186户人家实现全覆盖,在村庄建设、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治理等工作中彰显担当作为。

(二)工作谋实责任心,换取村民群众“舒心”

打造点状党建阵地,提升村庄环境。修建党建文化活动室,提供学习交流、谈心议事的空间场地,主路描绘350平方米的文化彩绘墙,图文并茂展示党建文化。打造“绿色林地,百年党史”立体化党建文化公园,以党的不懈奋斗大事记点染林间甬道,搭建融合环保理念、党的历史为一体的开放式休闲娱乐场地,为村民提供休养好去处。强化硬件支撑,提升村庄品质。试点打造“智慧社区”,24小时实时动态联网镇派出所。修建村南北环路,硬化全村14条街道,实现从“晴时扬沙、雨天泥泞”到四季畅通的转变。兴建5000多平方米的东乌鸡村文体广场,以实际行动赢民心、得信任。对接群众“零距离”,提升服务水平。建立村干部与“1+1”责任人的双向联系机制,努力实现未诉先办。组建志愿服务队,吸纳社区医生,重点关注服务村内80多名65周岁以上的老人。唤醒民间力量,吸纳村中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组建“重点工程联络小组”。动员老前辈们主动做项目的宣传员和监督员,协调解决村民矛盾,有力推动村级工作。

(三)文化浇铸进取心,凝聚乡村振兴“齐心”

村史留“乡愁”,今朝共奋斗。党支部追昔抚今,梳理村庄历史,打造集图文介绍、实物陈列、荣誉展示为一体的村史馆,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东乌鸡村的前世今生。拍摄东乌鸡村宣传片2部,以实际行动增进群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融,激发群众对美好家园的荣誉感、归属感。村规民约明矩,扬善立德。“亲师道,助才贤”“谋福祉,慎用权”……以“三字经”形式凝聚百姓智慧,聚焦治安、环境、邻里关系等内容,归纳制定《东乌鸡村村规民约》。将村民福利与村规民约执行情况挂钩,定规矩、划红线,引导村民扬善抑恶、立德养习,督促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培育文明新乡风。国学润民智,百姓共奋进。坚持文化铸魂,搭建国学讲堂,以《论语》《弟子规》等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村民生活。发挥文化促产兴业作用,携手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京顺医院中医堂医生等,定期讲解二十四节气、中医健康知识等,紧密服务村民生活。修建村训主题的坊巷格局、文化墙,规划建设国学第一村,探索“党建引领、产旅互融”新路径,兴旺村庄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三、下一步发展思路

东乌鸡村党支部将持续发力,把“党建+国学”的双轮驱动发展理念贯彻始终,答好“民心”政治题,交出“满分”赶考卷。加大现任“两委”干部持续培训教育力度,从致富带头人、合作社负责人、返乡大学生等人员中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村“两委”,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调动村民、网格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村庄治理,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农村治理新格局。持之以恒打造“国学文化村”,结合村庄集雨池,以海绵村庄的形式,构建“上善若水、人有七善”为主题的村庄雨洪景观系统,让传统文化在东乌鸡村焕发新时代的光彩。

上一篇:通州区杨庄街道、潞邑街道召开接诉即办工作会议

下一篇:石景山区五里坨街道以高水平党建引领五里坨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