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榆垡镇: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京南红色阵地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大兴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2-09-27
目前,大兴区榆垡党群服务中心已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整合资源的共享空间、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基础强起来,软硬设施齐发力。一是“三有三能”夯基础。榆垡镇党群服务中心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打造、注重实效”的原则,以“三有三能”(有服务、有设备、有资源,能办事、能活动、能培训)为抓手,为辖区党员群众打造活动、学习、教育的“综合超市”。二是“合理设置”有保障。坚持突出“服务+”功能定位,配备社会组织孵化器、陶艺室、国画室、英语培训室、数字影厅等。随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通运行,大量村民拆迁上楼,为与新国门身份相匹配,充分利用各功能教室,合理开设培训班,使村民逐步向市民转变。三是“运维机制”护前行。中心由镇党委政府直接管理,委托大兴区委党校榆垡分校负责运营,制定运营方案和管理制度,建立“点单式”服务,通过“线上线下”征求群众意见,合理设置课程,提高群众参与度。同时,在农村工作助理员队伍中选拔表达能力强的同志,组成宣讲团,负责党群中心讲解工作,中心开放以来共接待各类团体15次,涉及800余人。
资源统起来,党群共建效能高。一是思想阵地基础“实”。中心建有榆垡镇党建文化展厅,以时间为主线,以“红、绿、蓝”三色为板块,“红色”主要介绍了榆垡镇的历史,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实物用现代化的设备进行呈现,真实的还原了当初的峥嵘岁月,使参观者为之震撼;“绿色”展现了永定河文化及平原造林成果,通过沙盘和影像资料直观展现榆垡变化。“蓝色”展示了在拆迁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辛勤付出,全力配合,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品质。同时,设立镇级图书馆,现有藏书约11万册,设有电子阅览室,可与大兴区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让群众在知识的海洋中任意遨游。二是集约平台资源“多”。坚持突出“党建+”功能定位,配备党建之家、统战工作办公室、妇女之家、职工之家、廉政之家、人大代表之家等齐全的阵地设置,形成党建引领下的多方共享,多元互通,多维度协作的平台效应,承担区域内党员、群众教育培训、法律援助、未成年人心灵建设和休闲活动等综合服务,是多功能、立体化的资源综合体。同时,设立政务服务分中心,开展“党务+政务”服务试点,秉承“一站式”办理的理念,设立2个党建窗口和5个综合服务窗口,可以提供50项服务,目前已服务5000余人次。三是师资教学保障“全”。结合区委党校榆垡分校与榆垡成人学校办学优势,加强与区委党校、区老年大学等合作,储备了一支专业素质强、教学理念好的50多人师资队伍,定期到中心开展教学和指导工作,为中心建立全方位教学体系,保障教学质量,提升培训效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活动办起来,党群功能作用好。一是双轮驱动,发展共赢。统筹发挥党校资源和中心功能“双优势”,高质量打造党员群众活动阵地,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共建平台作用,为多个航企航司提供活动平台,形成“阵地共享、难题共担、载体共建、愿景共商”的党建氛围。投入使用以来,辖区内13家航企航司在中心举办活动20余场,增强了航企航司工作人员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二是示范带动,主题鲜明。依托党建文化展厅的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党员发展对象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基层党员进党校培训,8000余人次参加培训。同时,将中心作为榆垡镇各中小学红色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学党史,悟思想”活动,截至目前,共有1000余名学生到此参观,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三是党群互动,鱼水深情。开设文化活动大课堂,结合辖区居民需求,开展葫芦烙画班、书法培训班、国画培训班、陶艺培训班、毛猴制作培训班、英语口语班等培训班60余次,特别是英语口语班,受到了广大居民的欢迎,为“新航城”的居民与国际接轨提供了语言保障,推动榆垡镇居民更快地向“国际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