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龙湾屯镇坚持党建引领 让美丽乡村“施工图”成为“实景图”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顺义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2-05-12
抓发展、促振兴,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基础。顺义区龙湾屯镇注重强化党建引领,强支部、聚资源、育能人、塑名片,着力打造有内涵、有活力、有乡愁的美丽乡村,把乡村振兴做成夯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凝心聚力的民生工程。
一、建强红色堡垒,提升凝聚力
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镇党委主动建强战斗堡垒,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合理配备班子年龄梯次、科学研判人员专业结构,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在抓好队伍建设的同时,注重摸索抓基层工作的有效方式,通过构建党建引领村民自治和党群共治的“党群1+1≧20”组织体系,即一个党员和一个村民代表一起,至少联系带动20个村民,实现了从党员“袖手看”到“动手干”的颠覆性转变,体现了与村庄网格化管理体系相适应的有效对接。镇域“接诉即办”工作就是在该体系运行下的有效探索,通过网格化开展“未诉先办”,将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近年来,全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均持续提升。
二、深挖红色底蕴,提升承载力
龙湾屯镇党委传承“人民第一堡垒”的红色革命基因,打造集党史教育、廉洁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教育基地。以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资源的开发、维护、更新为依托,推进焦庄户村“清脏、治乱、增绿”,投资1490余万元,实施地道战景区生态停车场筹建、村内道路改造、农家院统一规范等项目,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景观效果和整体接待水平。抓住建党百年等重要节点,设计开发“重走长征路体验+村史馆展览+休闲农业参观”旅游路线,建成红色长廊、红色广场、红色市集、红色饭庄和沉浸式党史学习教学场地。2021年,累计承接200余个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镇域内欧菲堡酒庄和葫芦艺术庄园,获批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走出了研学教育的个性化新模式。
三、培育红色能人,提升创造力
狠抓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这一关键节点,担当起增加村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注重从大学生村官、村民代表、农村致富青年中发现、培育“本土能人”,建立专门台账、优化交流互动、落实跟踪培养,为村级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奠基铺路。聚焦分享收获农场、八宝葫芦艺术庄园、龙湾巧嫂科技园等镇域企业,进而孕育新业态、催生新岗位,在吸引“人才回流”的同时,为本村村民提供超70个就业岗位,进一步整合储备了人才力量。同时,还成立村企联盟,将村庄发展、村民需求和企业资源精准对接,共商共议线上销售新模式、线下发展新渠道。自2021年10月份以来,助力本镇村民水果销售达50余万斤,有效实现了疫情期间村民收入不降反增的良好效果。
四、擦亮红色名片,提升辐射力
把文明乡风培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成为广大群众传承红色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共同行动。投资168万元建设“华北印象”主题村史馆,每年根据村庄发展变迁更新展陈布置,用红色文化带动村史馆成为“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的文明家园。积极实施文明素养提升多项举措,在党支部的联系带动下,每年选派党员和村民代表“走出去”,学习优秀村庄管理办法,并成立党员宣传队,借助小品、顺口溜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美丽乡村建设从意义上讲透、内容上讲清、情理上讲明。近年来,镇域及部分村庄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国家级荣誉称号,承办了国家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组织的乡村旅游现场会、北京市乡村旅游推介会等大型会议,切实将党建引领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巨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