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安贞街道创新打造党建引领“五共”社会治理共同体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朝阳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2-03-28
聚焦地区“三化”(小区老旧化、人口密集化、需求多样化)趋势,朝阳区安贞街道积极构筑“五型社区”(熟人社区、志愿者社区、“线上”社区、企业社区、跨省社区),打造“五共”(共育、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不断提升治理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实现理念“共育”。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强化特色“共”学,将区域化党建“六大联盟”党支部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范围,联合驻区单位举办共学活动,深耕精神家园,凝聚共治力量。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五个10”先进典型和“联盟治理先进单位”评比、制作短剧、举办摄影展等形式持续增强区域影响力,牢固形成“大党建”理念共识。
二是强化机制引领,实现联盟“共商”。固化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升级“一会三平台六联盟”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扩大联盟规模,成员单位发展至163家。围绕地区中心工作,搭建成员单位之间联系沟通、交流合作和共建联建平台,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六大联盟共促地区发展、共抓基层党建、共同服务群众、共建文化文明、共搭互动平台、共育人才成长。
三是强化服务引领,实现组织“共建”。探索实施“组织牵引+社会自治”工作机制,推进“两新”党建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全市首家党群服务中心党委、企业社区联合党委。组建11个商务楼宇楼委会,选派优秀科长、青年干部担任第一楼长,组建七方楼长“管家团”,上线“企业社区”云平台,面向企业提供党务、政务、社务三类58项服务。目前所有驻楼企业的组织覆盖率均达到100%,并全部纳入管理体系。
四是强化创新引领,实现区域“共治”。以首批44栋居民楼167个楼门为重点,开展全域居民楼院“贞美楼门”治理,探索形成“社、院、楼、门、户”五级治理体系,推动楼门事务“有诉自办、有诉共办”。今年以来,辖区12345市民热线的楼道卫生类案件数同比减少35%。整合350余家商户,成立“10+1”门店联合会,开展“门前三包红黑榜”评比、门店互评等活动,引导门店参与共治。探索实施跨区域社区成长伙伴计划,深化“5+X”机制,研究解决社区顽固性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可行方法,实现优势互补、发展互促。
五是强化平台引领,实现资源“共享”。探索以“资源配置”为核心要素搭建党建引领新平台,构建地区内社会资源共享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对接地区住总集团、京能集团、首开集团等国企单位,引入明夷红心等专业养老机构,运营裕民路、外馆、安外、五路居4处便民综合体站点,建成2处立体停车楼。依托“贞心365”APP——“互联网+社会治理”自媒体平台,开发线上社区,形成邻里社交站、便民服务站、资源集散站、治理共同体“三站一体”的服务体系,达到企业、门店和居民互助互惠、共治共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