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5143”工作布局推进“品质社区”建设,不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石景山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2-01-14
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深化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成果,石景山区通过“5143”布局全面启动“品质社区”建设,不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
“五大品质”明确指标内涵。根据社区建设的不同领域维度,将“品质社区”内涵聚焦在社区运行品质、服务品质、文化品质、环境品质、安全品质五个方面。运行品质以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为目标,重点抓好社区党建、居民自治和社会协同;服务品质以精准高效、全民友好为目标,重点抓好基本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公益志愿服务;文化品质以文明和谐、睦邻友善为目标,重点抓好社区精神风貌、文化风貌和文体活动;环境品质以精致宜居、绿色宜人为目标,重点抓好社区公共设施、公共空间和公共秩序;安全品质以安定祥和、安居安心为目标,重点抓好社区人居环境、安防措施和矛盾预防化解机制。通过明确“品质社区”核心要素,抓重点盯难点、扬优势补短板,全方位提升社区综合品质。
“一套体系”划定评价标准。坚持简便易行、务实管用等原则,构建一套以“五大品质”为核心、以群众满意度调查为重要评价方式的“品质社区”评价体系,帮助社区理清主责主业,解决社区工作欠缺系统性计划性和“大杂烩”的问题。结合实际设定具体指标、分值标准、评价方式,明确5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30项三级指标并进行动态调整,所有三级指标赋予1—5分分值,总分值为100分,同步设置加分项和减分项,鼓励社区在强化规范的基础上主动创新,做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采用以问卷调查(居民访谈)为主、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为辅的方式,对不同指标用相应方式开展评价,确保真实客观反映社区建设水平和居民生活感受。
“四个步骤”规范流程闭环。实施“定期走访—沟通反馈—优化提升—滚动认定”四个工作步骤,以季度为节点对所有社区开展全指标全覆盖走访评估,以年度为周期推进“品质社区”评价认定。根据走访结果帮助社区梳理问题清单,并书面反馈建议指引,坚持对上一轮发现的基础共性问题“回头看”,将街道社区抓整改、促提升、见成效、提品质情况作为下一轮走访评估的重要参考,对解决不到位问题加倍扣分。综合一至四季度的社区评价得分形成社区全年评价结果排名,年度成绩排在全区前10%、前10%-30%的社区分别认定挂牌五星级、四星级“品质社区”,连年获星级认定的社区不占当年星级社区名额,实行顺延递补,以实现星级“品质社区”滚动发展。今年,已顺利完成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两轮走访评估工作,形成社区治理季度分析报告。
“三项制度”强化激励保障。建立健全定期分析点评、动态“挂牌摘牌”、加强考核激励等三项保障制度,让激励与约束并重,增强社区内生动力。将建设情况纳入月度工作点评会区委书记点评内容,促进全区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对年度星级“品质社区”给予挂牌,工作出现下滑不再符合条件的及时摘牌,将连续两季度排名在全区后十位社区列为治理类社区,实施综合治理;对年度五星级、四星级“品质社区”和进步幅度较大社区分别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用于社区工作开展或社区工作人员奖励。及时总结提炼“品质社区”建设成果,选树一批星级“品质社区”典型,切实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带动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