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门头沟区人力社保局党组打造“红色流水线、服务零距离”党建实践品牌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门头沟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1-09-01

聚焦党建引领,促进“三个”融合,凝聚发展合力。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目标上深度融合。紧扣“七有”“五性”,坚持“民生为本、就业优先”工作主线,大力实施“就业富民工程、社保惠民工程、人才兴民工程、和谐安民工程、服务便民工程”五大民生工程,实现城乡就业更加充分,社保体系更加完善,人才作用更加明显,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公共服务更加优化,推动人力社保各项事业有机衔接、提质升级。坚持统筹谋划、同向发力,在机制上深度融合。“理论”“实践”融合,提升学习效果。坚持和完善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四级联动”学习机制,用活“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形式,注重在实践中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专业训练。“监督”“管理”融合,净化政治生态。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廉政提醒和谈心谈话,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纪律意识。“考核”“激励”融合,强化责任担当。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奖励评优的重要依据,召开科室述职大会以及表彰大会,选树先进典型,在全局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坚持整合资源、高效联动,在载体上深度融合。“上”“下”融合,推动品牌体系共创共建。机关党委牵头部署、党支部宣传动员、党员干部人人参与,打造特色鲜明的党建实践子品牌,形成“1+4”品牌体系,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知晓度。“内”“外”融合,推动实践活动互联互通。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接诉即办作为主渠道、主抓手,梳理制定25项“年度实事清单”,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切实办好群众的身边事。“新”“旧”融合,推动宣传平台多样多元。建立“1+1+X”党建宣传体系,启动门头沟人力社保机关党建微信公众号,编制机关周刊,延伸党员教育触角,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正确方向。

聚焦为民服务,打造“四个”先锋,筑牢民生根基。组建就业工作“红色先锋队”,实施精准服务。强化就业优先战略,组建就业创业“红色先锋队”,以更为精准的服务,全力以赴保就业惠民生。创建体系强保障,建立“区级专班-行业部门-镇(街)-村(居)”四级就业工作体系,在全市率先组建三级就业服务专员队伍,在各村(居)“两委”干部中创新设立就业保障委员,畅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摸排需求建台账,开展“百日敲门”专项行动,发放“一卡一书一码”,征询企业群众就业问题,形成“1+4”工作台账,推进全区劳动力电子化动态管理。精准施策促就业,开展“五个一批”就业专项行动,研究制定“双激双高”扶持政策、编制《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包和服务手册》,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强化培训增技能,实施“两山”理论守护人全域培训计划,打造“门头沟小院+”实训基地,搭建就业培训直通车,精准提升劳动力职业技能。成立劳动关系“红色先锋班”,实施主动服务。聚焦拖欠工资等重点难点问题,成立“红色先锋班”,以更加主动的服务,做劳动者合法权益守护神。前置执法防欠薪,建立劳动保障“234”体系,开展高频次、全覆盖的专项联合执法检查,在全市率先制定保安行业欠薪工作意见,遏制欠薪案件发生。党建引领除隐患,在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工程率先创建“党建引领、根治欠薪”品牌工地,设立劳务人员权益保障示范点,形成共治欠薪新格局。接诉即办纾民困,建立“12345”工作法,制定“三清三树”机制,落实“三实”原则,加强规律性研究,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源头调解促和谐,创建“1+1+X”多元化解机制,设立劳动纠纷调解专班,规范基层调解组织,形成“全员参与化解、流程有效衔接、矛盾分级分流”的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建立人事人才“红色先锋岗”,实施专业服务。针对人事人才工作特点,建立“红色先锋岗”,以更为专业的服务,聚人才强队伍激发活力。事业单位改革科学化,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全区纳入规范管理事业单位改革过渡、镇街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人才引进多样化,用好用足政策指标,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支持我区重点产业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人事管理专业化,出台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意见,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人才服务精准化,高质量完成全区事业单位聘用外籍人员统计调查工作,支持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两区”建设,形成向市政府提交的专项报告。创立民生大厅“红色先锋窗”,实施便捷服务。在民生大厅创立“红色先锋窗”,以更加便捷的服务,形成大厅亮丽风景线。暖心服务有温度,开设母婴室,改造无障碍通道,新设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工位,咨询台添置手语机,营造更加温馨、亲民的服务氛围。贴心服务零距离,设立专项业务指导咨询台,安排业务骨干开展“保姆式”服务,为行动不便人员提供上门鉴定、视频鉴定等服务。主动服务聚民心,实行“早晚弹性办、午间不间断、周末不打烊”服务模式,推出“九办”便民服务措施,进一步便企利民。真心服务解民忧,开展“人社政策百村行”、“社保事业发展成就展”系列活动,推出“社保微课堂”,提高民众对惠民政策的知晓率。

聚焦职能转变,做到“三个”坚持,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守正创新,改善服务环境。健全人社服务体系,积极抢抓“两区”建设机遇,充分吸引政策、资金、人才,为外籍人才提供便捷化、个性化人力社保服务。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建立“一号咨询”平台,整合全局政务服务热线,形成“统一模式、统一标准、左右协调、上下联动”的热线服务体系,打通群众政策咨询通道。加强信息平台建设,落实“互联网+人社”行动,优化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持续增加网上业务办理事项,把人社服务延伸到群众指尖。坚持问题导向,精简服务流程。关联事项打包办,梳理服务流程相似、材料相近、结果关联的事项,整合为企业群众办理的“一件事”,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梳理群众办事的高频事项,通过减环节、提效率,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推动将限时办结事项转为即时办结事项。所有事项简便办,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将量大面广的服务事项下沉到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就近可办”。坚持实效导向,提升服务能力。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开展“八个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设立“周三科室学习日”,推出“人保大讲堂”,举办党史暨业务知识竞赛,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练好内功。扎实开展练兵比武,精心组织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市赛,加快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养和服务技能。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红色故事主题宣讲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营造奋发有为的良好工作氛围。

上一篇:西城区天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五民体系”办妥“大城小事”

下一篇:海淀区西北旺镇首家新就业群体温馨驿家服务站——“红丰驿家”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