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海淀街道“四个立足”打造两新党建红色品牌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海淀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1-08-19

海淀街道位于海淀区中部,是中关村科学城的核心区域,辖区面积6.9平方公里,商务楼宇78栋,注册企业1.7万家。近年来,海淀街道党工委认真落实市委、区委“两新”党建工作部署要求,在着力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高地的同时,全力打造两新党建红色高地,创建“红帆”党建品牌,进一步提升地区两新党建工作质量。红帆党建于2020年荣获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已经成为引领地区创新发展的红色引擎。

立足区域定位“谋”党建。街道党工委结合中关村西区高科技企业密集、创新创业人才聚集的特点,将“打造中关村核心区的创新高地”为功能定位,确立了“党建引领,创新方法,打造品牌,高效服务”的工作思路。在中关村西区积极打造“红帆”政治生态,以“1+5+N”网络体系为载体,建设全市首家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及若干工作站,成立全市首家街道级“新阶层联谊会”,会同海淀置业集团组建“中关村创业大街联合党委”,配合中关村科学城成立“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党建联盟”。共成立“两新”党组织329个,重点管理企业党组织覆盖率97.16%。打造了立体式、跨领域、全覆盖的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网络,构建了区域化“大党建”新格局,为核心区建设和“两区”建设提供助力。

立足企业需求“送”服务。将做好服务作为两新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在地区推行“八站合一”楼宇党建模式,打造全市首家“国际人才会客厅”,整合中关村西区各类孵化器、人才服务机构等平台资源,汇聚企业高管、留学人员等各领域人才,为两新组织吸纳人才搭建平台,并提供关于落户、住房、补贴政策等方面的服务。为助力企业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积极联系职能部门为两新组织减免房租,调解矛盾纠纷,累计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解决问题5000余件,切实为企业送去了温暖,实现了服务的“零距离”。

立足典型示范“育”品牌。围绕中关村西区入驻企业的不同特点,注重典型培育,示范引领,打造党建工作创新典型。坚持“突出重点,全面覆盖”原则,对企业发展稳定、党建工作有力的两新组织进行重点培养。开展“双培”计划,向两新组织出资人推荐优秀党员和书记进入企业管理层,将企业管理层符合条件的人员发展为党员,近年来,先后在两新组织的骨干中发展党员75名。培育了新东方集团党委“红烛”、融360公司党委“红七牛”、社科赛斯教育集团党支部“星火先锋队”、同仁堂药店党支部“红药戳”等为代表的一批两新党建品牌。

立足地区建设“领”发展。街道党工委结合中关村西区两新组织集中、在各类组织中比重较高的特点,加大统筹规划,创建新型两新组织合伙人制度,搭建两新党建“云”模式、“云”平台。通过疏解电子市场腾笼换鸟,不断筑巢引凤,众多独角兽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在中关村西区发展壮大。疫情期间中关村西区的楼宇出租率始终保持95%以上,未出现企业“退租潮”“流失潮”情况,2020年中关村西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达到2640亿元,占比达到海淀区的10.8%,通过强党建促地区发展的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海淀街道将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打造一个一体化的党建格局。继续发挥“区域化大党建”作用,积极主动加强与驻区单位的沟通协调,建立共驻共建工作运行机制,推进机关党建、社区党建、“两新”党建、驻区企业党建的互联互动,不断激发区域化党建的内生动力。二是建设一系列的党建阵地。高标准筹划扩建地区党群服务中心,在两新组织中不断抓品牌、树典型,打造中关村西区立体社区,建设核心区两新党建创新矩阵。三是储备一批两新党建精英化人才。通过加强选拔、加强培训、加强关心关爱等措施,进一步强化党建指导员队伍和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为抓好“两新”党建提供人才保障。

上一篇:西城区广外医院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红色地图体验行”活动

下一篇:石景山区苹果园街道下庄社区“主动治理”让社区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