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西城区白纸坊街道拓展“党建+垃圾分类”工作载体 “红色”引领“绿色”发展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西城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1-08-10

西城区白纸坊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拓展“党建+垃圾分类”工作载体,组织发动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红色”引领“绿色”发展。

实施“红黄白榜”激励机制。街道实施“红黄白榜”激励机制,结合社区实际,在每个社区选取一个小区进行试点,通过立标杆、树典型、学榜样,进度“上榜”的直观形式,督促居民做好垃圾分类,营造垃圾分类新时尚的浓厚氛围。

议事协商,合理配置资源。在提升硬件水平、合理配置资源方面,街道组织居民代表召开议事协商会,征求居民意见,按照桶站规范标准,重新规划桶站位置,将原有549组桶站优化至286组;建设58处大件和装修垃圾投放点,结合老旧小区空间有限的工作实际,研究临近小区实行共用机制,实现大件和装修垃圾投放点全覆盖。同时,落实桶前值守要求,配备专业值守力量。街道督促社区、物业发动志愿者参与周末全天值守,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基本达到桶前值守率100%。街道完成20处分类驿站建设工作,其中18处驿站已投入使用。

推进全流程精细化系统建设。街道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全流程精细化系统建设,3座密闭式清洁站已完成称重计量系统改造,并率先完成19个社区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数据采集,以及132个垃圾清运车辆标签安装工作,数据采集率达到100%。街道于2019年率先引进处理设备,建设大件垃圾处理场,通过粉碎和压缩,将大件垃圾转化为颗粒状形态的木屑,用于板材加工等,有效地提高资源再利用率,降低清运处置成本。为方便居民分类投放、变卖可回收物,街道在原有13个固定收集点位的基础上,设置“半流动、半固定”的回收车,提供定时定点或预约上门回收服务,同时解决了可回收物无处清运的难题,使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实现垃圾减量。

“小手拉大手”提升分类意识。《条例》实施以来,万博苑、荣宁园、紫金印象、万和世家四个小区已获得示范小区称号,为丰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内容,街道在万博苑垃圾分类体验中心增设垃圾分类模拟体验环节,完善垃圾分类工作效果展示等宣传内容,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促进垃圾分类意识深入人心。

建立三级巡查机制。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街道结合社区特点制定考核方案,建立三级巡查机制。由街道、社区和第三方自查队伍,对19个社区分网格进行全覆盖式巡查,责任到人,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整改。对不听劝阻的单位和个人移交综合行政执法队立案,进行约谈并处罚,保障垃圾分类工作现有成效。针对育新街沿线桶站与宣传栏分离的问题,街道专班指导清芷园社区召开居民议事协商会,撤除两组桶站,落实“垃圾不落地”试点工作,在固定的时间段,集中收运垃圾,培养群众的行动自觉,烘托垃圾分类时尚文化。借助成功经验,陆续向沿街楼宇和平房区推广。

上一篇:丰台区生态环境局做实党务工作者能力提升

下一篇:丰台区各级党组织围绕“入脑入心”讲好讲活专题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