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三务融合”打造为民服务“连心桥”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丰台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10-11
政务服务是连接党心民心的坚实纽带,是“为人民服务”的生动诠释。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围绕“长辛先锋”行动建设主线,不断提升党建工作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紧扣丰台区“营商环境十二条”,塑造“丰宜服务”营商环境品牌,深化党建业务融合改革,以“丰华政茂·先锋力量”党建品牌引领打造“党务+政务+服务”三务融合,以“党建引领+政务提质+服务增效”三维驱动模式,打造为民服务“连心桥”,助推政务和数据服务提质增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组建“丰华政茂”政务服务团队 构建“有精度”的政务服务
为营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坚持党建引领政务服务创新,引导党员干部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实效,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统筹多个部门、整合各类资源,在重点领域、区域和部门打造营商服务“先丰港”,组建“丰华政茂”政务服务团队。创新打造“党务、群团、政务、企业、人才、数据”六全服务模式。提供党员教育管理政策咨询、党建活动阵地,并持续更新完善服务事项。多元服务矩阵有效破解了传统服务中条块分割、响应迟滞等难题,使政企沟通成本大大降低,企业满意度极大提高,形成了动态感知、敏捷响应的服务供给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先丰港”采取园区、街道、楼宇等多种建设方式,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实现服务的全面覆盖和精准对接。目前近30家“先丰港”持续建设完善,布局科技园区、超级TOD(西国贸)、长辛店大街、新发地市场等经济贡献引擎重点建设的8个示范港,覆盖企业16000余家、提供各项服务近200次。场景化服务突破了传统政务服务中心物理边界,实现服务半径从500米到“零距离”的突破,推进市场主体全覆盖,形成“15分钟政务服务生态圈”。促进空间治理创新,释放发展新动能,培育起高质量发展新生态。同时,建立并完善企业台账、企业需求台账和办不成事台账,实现对企业(机构)服务的精细化,从“大水漫灌”转型为“精准滴灌”,构建企业生命周期服务链,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效能,认真总结成功经验,为全区乃至其他地区政务服务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深化党员巡厅活动 构建“有温度”的政务服务
为更好服务企业群众,营造优质高效的办事环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自2024年4月以来开展“惠企服务做先锋、党员巡厅促倍增”主题活动。党员着正装、佩戴党徽和巡厅证轮流深入到大厅定时定点定线巡厅,走到业务办理现场,细致入微观察大厅运行情况,详细了解企业群众的堵点难点问题,实现常见问题清零,难点问题建立台账,“一追到底、追根溯源”。巡厅党员干部成为既懂党务又精业务、既善沟通又通技术的复合型政务和数据“种子部队”。截至目前,已开展13轮巡厅活动,41名党员共巡厅700余次,共发现并解决问题1260余个,人均问题解决量超30件。巡厅过程中,形成“一张问题清单表,每天两次定时巡”以及“首发问题负责制”“马上整改制”“吹哨报到制”“讲评通报制”“奖优罚劣制”“亮明身份制”的“一表二巡六制”工作机制。针对问题台账,每周组织专题会议“数据化”分析复盘,探究问题本质,制定预防措施,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的工作闭环。破解了传统政务服务中被动响应、碎片化治理的难题,推动政务服务从“救火式整改”向“源头性治理”转变,驱动组织向敏捷型可持续性进化。通过在大厅、巡大厅、建大厅、爱大厅,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党建领航的新路径,实现了党建与政务服务全链条深度融合,推动政务和数据服务补短板、促提升,为丰台区倍增追赶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红色动能”驱动 构建“有速度”的政务服务
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在政务领域落地见效,推动政务服务智能化新突破,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坚持“党建+数智赋能”提质加速。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与资源整合优势,组织党员先锋队深度参与技术研发与应用场景优化,经过深入调研与技术洞察,2025年2月18日,率先在区级政务云实现人工智能大模型本地化部署,上线运行“丰小政”数智助手。党员先锋队深度参与技术研发场景,凝聚攻坚合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创新势能。建成“丰小政”数字人,在综合受理、自助设备、咨询窗口等点位上岗,咨询内容覆盖12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日均使用量200余次。低频事项业务的咨询时间可由之前的15分钟缩短到现在的5分钟以内,大大提高业务咨询的效能。“党建+数智赋能”实现了技术突破与为民服务宗旨的同频共振,形成“党建引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反哺党建效能”的良性循环,树立了技术应用的民生导向,构建起具有精度和温度的智慧政务服务体系。